2021/09/15
四川省剑阁县开封镇白云村1300多人口散居在高山峡谷之中,偏僻、闭塞、贫穷、落后是它的真实写照。1935年红军北上经过此地,建立了村苏维埃政权,贫苦百姓一呼百应,打土豪、征军粮。红军走后,地主还乡团把苏维埃主席郭宗堂、游击队长郭宗寿捆绑吊打,他们坚强不屈、视死如归,还乡团拿他们没办法,气急败坏将他们二人活埋。人虽埋了,但他们留下的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
脱贫攻坚的号角像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中的小山村,人们以先烈的大无畏精神向贫穷宣战!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砥砺前行奔小康。在国家投资1500余万元的资金扶持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穷山恶水旧貌换新颜。过去的羊肠小道出门路难行,现在是水泥村道就像蜘蛛网纵横交错户户通;过去是手机无信号,现在是网络连天下;过去住的是土坯房,现在是砖混结构楼房;过去是天天忙着找水吃,现在是自来水哗哗响。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大改变,过去因循守旧,满足饱肚子,现在是对外界致富信息畅通,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他们有梦想和追求。打破了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挑背磨腰腿酸、一年辛苦忙到头、一日三餐都是汤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的束缚。在家庭养殖业上下功夫,养猪、养鸡、养牛、养羊、养鱼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致富的步伐。七旬老人高良会,仅养牛、养鸡年收入10多万元,现有存款几十万,从原来的贫困户变成了小康人家。
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中药材、蔬菜瓜果等多种经济,找到了种植业致富的好路子。为充分发挥耕地效益,壮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引导村民把承包地有偿转租给集体办农业园区。现在集体开发种植了贵妃枣、乌梅、蜜柚等500余亩。村民们在农业园区挣现钱,既壮大了集体经济的积累,又增加了村民收入,互利双赢。
为把老区建设的更加美好,村委会根据山区利于防疫的地理优势,引资1.1亿多元,建设了大型现代化仔猪繁殖场,现已养母猪5000余头,可年产仔猪15万头,创收7000多万元,获利近3000万元。
猪场投产后,企业盈利、村民受益。每年几千吨的猪粪便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村民郭清周将四亩承包地每亩年租300元转租给猪场,他本人又在猪场务工,年收入二万多元。他高兴的说:“我本来是闲着无事的老人,现在每年收入几万元,手中不缺钱,日子过的赛蜜甜”
昔日贫苦落后、屎不生蛆的白云村,现在成了大山深处的聚宝盆。人们住上了洋房、出行有车辆、吃的讲营养、穿戴讲时尚,人人喜在心头,笑在脸上。
全村兴建了两处可容纳千人的文化广场,设有图书室、娱乐室、小超市、健身设施和场地一应俱全。村民们闲暇之余聚集在广场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打太极、读书品茶下象棋,更多人围在一起笑谈今天的幸福、畅谈明天的梦想,尽情享受共产党带来美好的幸福时光。
白云村的变迁,是脱贫攻坚的成果,是红色种子绽放出的芬芳。村支书高雄说:我们肩负初心使命的重任,砥砺进取,把老区建设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加快振兴乡村的步伐,让明天的白云村会更加美好!
(四川省剑阁县老促会开封分会 敬天义 袁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