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不朽的记忆

——安图抗战大事碑记侧记

2021/08/03

  2021年7月,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长白山抗战碑林、青松掩映、花开正浓。新落成的9座安图抗战大事记石碑,整齐的排列在高台之上,背倚山岗、面向长河,显现出庄严肃穆的历史沧桑,讲述着吉林省安图抗战的历史风云,铭刻着长白山人民永不忘记的苦难辉煌、热血荣光。

  安图誉为“长白山第一县”。为勿忘历史、牢记使命,安图县老促会经县委县政府同意,选择代表长白山抗战风云和重要史实的九件大事刻石为证、立志不忘,以期做为户外研学课堂在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中进行现场教学,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向建党百年献礼。

  安图抗战大事碑记内容如下:

  碑记一,1931年12月16日,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在瓮声砬子(明月镇)召开东满各县党团负责人会议。会议确定了发动农民运动、夺取日伪枪支、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策略。此次会议,使安图成为党领导下的东满抗日武装斗争策源地。

  碑记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命不得抵抗。1931年12月7日,在明月沟瓮声砬子炮台上驻守的东北军第六七六团三营士兵,于警告无果之下,击毙了两名侵入炮台禁区的日本武装勘测人员,震动东满,影响全国,史称“瓮声砬子事件”。这一事件,打响了长白山抗日第一枪,促成了王德林部起义,鼓舞了国人的抗日斗志。

  碑记三,1933年,抗日游击队在现明月镇福寿村东光屯山上,创建了神仙洞抗日密营。此后,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抗日密营遍布深山密林,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长白山区,发挥了独特作用,是抗日军民坚持14年抗战斗争的重要生存依托。

  碑记四,1934年秋,在现永庆乡原北庙屯,日伪军以“通匪”为名,将支持抗日的10余名道士钉在木板上烧死。然后,又将屯中男女老少100多人,逼进庙内全部杀害并焚尸。同年,因支持抗日,  日本侵略者将现石门镇原仲坪屯男女老少200多人,拉到明月沟全部杀害。

  碑记五,“归大屯”、“人圈”,是老百姓的说法,日本侵略者叫“集团部落”,目的是隔绝老百姓与抗日联军的血肉联系。做法是将散居的农民房屋拆毁、烧掉,制造无人区,把人驱赶到一起,修炮台、建碉堡、挖壕沟,控制居住。“归大屯”让众多农民失去家园,颠沛流离,全县因此减少人口35000余人。

  碑记六,奶头山抗日根据地,位于长白山腹地,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率部于1935年所创建。同年,车厂子游击根据地的医院、兵工厂等后勤单位也迁移奶头山;农民委员会、妇女协会、儿童团等组织相继在奶头山成立。奶头山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对来犯敌军,开展了保卫战,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

  碑记七,“迷魂阵”位于现新合乡境内。1936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按照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在迷魂阵主持会议,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吸收抗日救国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碑记八,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1936年3月成立于现新合乡“迷魂阵”,其前身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抗联二军是一支英雄部队,成立在安图、战斗在安图、与安图人民生死与共。抗联二军转战东满、南满和吉东,战绩辉煌,屡立战功。

  碑记九,1939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在安图两江口汉阳沟主持编成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1939年8月23日,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副指挥侯国忠,在现永庆乡发起大沙河战斗,歼灭日寇百余人。此一战,挫敌嚣张气焰,再振军民斗志,是东北抗战中的经典“攻城打援”战,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安图人民、长白山周边县市群众,纷纷走进抗战碑林,学习红色历史,开展红色教育,刻在石头上的记忆永远不朽,安图革命老区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安学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