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举办迎新年暨建院30周年文艺茶话会

2021/05/17

  日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为集中展现自1990年建院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内蒙古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以创新驱动引领革命老区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事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热情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畅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本着节俭、热烈、喜庆的原则,举办了迎新年暨建院30周年文艺茶话会,共有100多名在职和退休干部职工参加了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活动。

  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以大合唱《歌唱祖国》拉开迎新年暨建院30周年文艺茶话会的序幕

  在这次茶话会上,首先,分别由兴安盟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文成,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院长贾贵举和已退休副院长陶殿军发表讲话、致辞和发言。紧接着,文艺表演以全院新老干部职工合唱《我的祖国》拉开大幕,充分展现了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干部职工发扬兴安盟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突出讲好红色文化故事,爱党爱国,与祖国共同成长进步的主基调。演出期间,还播放了“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30周年纪实”宣传片和“快闪宣传片、文艺活动剪辑”。全院干部职工人人齐上阵、个个是演员,自编自演说唱、歌舞、快板、小品类等20多个短小精干、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具有政治性、艺术性、时代性很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演出趣味横生,演技水平较高,充满了青春、朝气、激情和活力。

  演出内容大都是建院30年来全院干部职工风雨兼程、战酷暑、斗严寒,不惧艰难困苦,凝心聚力抓党建、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强化高精尖人才培养、提高队伍业务和执行能力、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全面提高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服务水平、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创新发展的先进代表人物和典型生动事例。

  追忆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30年的辉煌历史,是一部创新创业的奋斗发展史。通过领导讲话认真总结回顾建院发展历程和文艺演出的宣传形式,着力宣传了和展示了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艰苦创业、科技创新和全面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建院初期的几个人、几张办公桌、几个鎬头、几盒卷尺的单一的地界勘察业务,已发展到迄今融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调查与测绘、国土评价与利用研究为一体具有全方位精准服务能力综合性专业技术团队。

  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成立于1990年12月15日,隶属兴安盟自然资源局。2018年7月1日撤出市场业务,定为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具备甲级测绘、乙级土地规划资质。全院现有在职职工77人,编制人员5人,院班子成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6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工程师10人,注册测绘工程师4人,环节干部11人,90%以上的职工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0岁,其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最具战斗力的后续人才和技术保障。现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内设机构有综合办公室、工会、总工办、地政所、调查所、规划室、测量所7个。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CW—10无人机、ZRM66六旋翼无人机、飞马智能无人机、各类型打印机、数字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便携式测深仪、全站仪、小型测距仪、服务器、测量仪器、手持RTK(农经之星)等办公软硬件新设备130余架台件。30年来,累计创造税收800多万元,各项工作跻身于全区全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多次受到兴安盟、自治区、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在砥砺前行、团结奋进的30年中,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尽责,针对不同时期的形势和目标任务,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战胜了一道道艰难险阻,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盟自然资源合理保护、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人才、技术和保障支撑,为红色兴安、生态兴安、绿色兴安、特色兴安、文明兴安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迎新年暨建院30周年文艺茶话会由拉开序幕到结束,整场演出持续两个多小时。可以说,每一个节目都有一段闪光的文字,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传递的是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记载着平凡的革命老区兴安土勘人干出的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兴安盟土地调查规划院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战斗的结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真实写照,值得开展这样的文艺宣传和纪念活动。

  (彭晓娟 孙连春 王佳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