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作者:徐高中
11月14日,2020年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第六赛段卢氏发车仪式在河南省卢氏县卢园广场举行。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云南省昆明市原副市长林爽爽,中国汽车摩托运动联合会赛事总监穆凤田、三门峡市文广旅局一级调研员王宝仁、卢氏县政府县长张晓燕、县委副书记李卫林、副县长孙江涛出席发车仪式。
林爽爽致辞时说,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必经之路卢氏西南要塞朱阳关遭遇重重包围,幸得货郎陈廷贤带领红军沿着一条“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深山峡谷,突破重围顺利入陕。卢氏县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史、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仪式上,林爽爽向张晓燕授红二十五军军旗,张晓燕将红二十五军军旗转授予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组委会总指挥郑时东。此次拉力赛100余名参赛选手驾车从卢园广场出发,途径双龙湾分兵处、红军营、红军广场,凤凰山庄红军驿站,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红军广场,铁锁关后入陕。
在官坡镇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林爽爽一行听取当年红二十五军转战卢氏的故事,充分了解卢氏县红色文化历史背景。林爽爽说,卢氏县作为红军长征途径地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卢氏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希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掘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整合文旅资源,通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扎实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旅游发展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提升卢氏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全域旅游创建步伐,促进卢氏红色文旅业向纵深发展。
在中国长征·汽车(新能源)拉力赛卢氏站红色之旅中,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林爽爽一行专门瞻仰了陈廷贤之墓。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卢氏的叫河(今属栾川)附近,发现敌六十师已在朱阳关、五里川、黄沙一带构筑工事,控制了入陕要道;国民党五个旅十个团的兵力经信阳、许昌、鲁山等地,相继跟踪追到庙子、栾川一带,红二十五军处于前堵后追的境地,情况十分危急。军首长当即决定改变入陕路线,另择小路,进入陕南。
当军首长“绞尽脑汁、寻找入陕之策”之时,红军手枪团遇到了货郎陈廷贤,陈廷贤自告奋勇做向导。12月5日,他带领红军另辟蹊径,沿着一条“七十二道水峪谷,二十五里脚不干”的深山峡谷,直插卢氏县城。当晚,红二十五军从卢氏县城与洛河之间的隘路神速西进。天明后,红二十五军遂将敌六十师筹谋多日的堵击防线置于侧后。经文峪、横涧、磨沟口、双槐树、徐家湾、官坡等地直奔豫陕交界的铁锁关。陈廷贤为红军带路使红军脱险的事迹载于1985年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陈廷贤作为普通百姓被载入军史,堪称“军史布衣第一人”。
林爽爽哽咽地听完讲解员讲述的陈廷贤为红二十五军带路的革命事迹,深情地说,货郎陈廷贤是山西晋城人,同我的父亲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是山西老乡。他为红军带路,帮助红二十五军脱离险境,神速入陕。所以父亲程子华离开卢氏县进入陕西时拉着陈廷贤的手说:“小老乡,从今以后,你是我们共产党的人,就是我们红军的人了。”今天我们沿着父辈的足迹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辈,就是要不忘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林爽爽秘书易小云,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卫中医医院院长张占宗和陈廷贤后代一同参加了瞻仰活动。
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林爽爽(左三)同陈廷贤二女儿(右三)、三女儿(左二)、五女儿(右二)、外孙女王艳(左一)、孙子陈晶(右一)合影
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林爽爽(坐者左三)等瞻仰陈廷贤之墓,并同陈廷贤后代合影。右一为红二十五军长征·红色文化传承总策划、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华,右二为林爽爽秘书易小云,左一为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卫中医医院院长张占宗,左二为卢氏县作家协会于娟。
在卢氏县铁锁关,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林爽爽(左三)握着冒险为红二十五军作向导带路的货郎陈廷贤的孙子陈晶的手,重新演绎父亲程子华的话说:“小老乡,从今以后,你是我们共产党的人,就是我们红军的人了。”左一为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李庆柳之子李新国,右二为红二十五军政委、鄂豫陕省委代理书记吴焕先侄子吴世友
(河南省卢氏县老促会 白旭东 刘冰毅 布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