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缅怀革命烈士黄瑞三

2021/06/30

  2021年5月18日海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老区行”调研组走进屯昌县西昌乡庆云村。乡委负责人及黄瑞三的后人讲述了黄瑞三成长的经历,开展革命活动和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让人肃然起敬。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有志少年

  黄瑞三,海南澄迈县西昌乡(今属屯昌县)庆云村人。1897年12月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在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是他的作文,总是被拿来当范文讲解。当时,西昌一带农村习武成风,他父亲便把他送进武馆习武,因此,少年时代的瑞三,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后来,黄瑞三考进了澄迈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革命之路

  1926年四五月间,澄迈中学学生掀起一场“择师运动”。黄瑞三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经常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在“择师运动”中表现积极。1926年,澄迈中学成立了党支部,称邓仲支部。党支书陈垂斌介绍黄瑞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能更好地领导学生运动,邓仲支部成立澄中学生会,并派出党员担任学生会的领导。黄瑞三任学生会委员,负责文化股的工作。黄瑞三和学生会的其他委员一起,积极组织学生到街头演讲,并出版进步刊物,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号召社会各界起来反帝反封建。同年秋,根据中共邓仲支部的指示,黄瑞三同其他学生会领导成员一起,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到农村去,访贫问苦,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地主、土豪劣绅的罪行,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会。经过宣传发动,澄迈县的农民运动初步兴起。冬季,澄中学生会再次组织学生到农村去,进行宣传、动员,使澄迈县许多区乡建立了农会,农民运动掀起了高潮。

  1927年初春,国民党澄迈反动县长王光炜发起镇压澄中学生运动。一天,王光炜闯进学校,命令学校召集全体师生,公然宣布撤掉进步校长陈垂斌(共产党员)的职务,任命他的爪牙、反动分子吴祥春为校长。黄瑞三代表学生向王光炜请愿,遭到拒绝,黄瑞三便带领学生冲入国民党澄迈县政府公堂,拍案谴责王光炜。王光炜恼羞成怒,要当场逮捕黄瑞三,但由于群众舆论压力大,只好作罢。县学联还通电全琼学联支援。学生运动得到了全琼各界人士、各个团体的声援。这场罢课运动持续了一个多月,举行了20多次游行示威,王光炜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撤换澄中校长的事只得不了了之。同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光炜趁形势突变,也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农运骨干和进步学生,制造了澄迈“四二五”事变。事变后,王光炜还亲自带兵到西昌庆云村搜捕黄瑞三,未能捉到黄瑞三,放火烧掉了黄瑞三家的三幢房屋。黄瑞三在“四二五”事变中脱险后,化装成“货郎担”和“教书先生”到各地去寻找、联络失散的党员,坚持在农村开展革命活动。根据琼崖特委冯平同志的指示,中共邓仲支部把党员分派到各区去开展工作。黄瑞三和王锡让、王邦龙等党员受命回家乡西昌一带开展农村建党工作。为了尽快站住脚跟,打开局面,开展活动,建立党组织,黄瑞三根据农村存在浓厚宗族势力的情况,动员各宗族中有名望的人物参加革命,以带动其他人参加革命。1927年秋,成立了西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西坡支部。为了便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支部书记由王锡让担任(王姓是西坡一带的大姓),黄瑞三任支委。不久,黄瑞三又在西昌建立了大坡、大武、旧村、南田等4个党支部。

  1927年7月,澄迈县委成立,黄瑞三当选为县委委员。县委下设西昌、澄南、澄北、澄九等4个区委。黄瑞三被任命为西昌区委书记。会后,黄瑞三赶回西昌,亲自带领党员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捐钱献枪,建立农民自卫队。不久,在仁教一带建起一支农民自卫队。这支农民自卫队有67人,短枪2支,步枪11支,粉枪10支,后来队员扩大到300人左右。同时,黄瑞三还在西昌的更丰、英蓉、西丰等村庄建立童子军,在良田村成立西坡妇女解放协会,领导妇女同夫权、族权、神权作斗争,发动妇女参加社会活动。9月下旬,澄迈县委接到关于“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的指示后,为了配合西路工农讨逆军的军事行动,黄瑞三率领西昌农民自卫队攻打西昌、下岭、孔水、桥头、花地等地反动民团。

  11月,特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扩大武装暴动并将工农讨逆军改称工农革命军。澄迈县委立即同西路工农革命军一起着手暴动的准备工作。黄瑞三从西昌农民自卫队中挑选出100多人参加工农革命军。12月初,西路工农革命军在西昌的南田村举行暴动,黄瑞三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并协助工农革命军横扫了西昌、下水、仁教、海军、大坡等地的地方民团,没收地主的财物,焚烧地主的宅基、地契。黄瑞三还率领农民自卫军进入夏水村陈文政(西昌乡团董)家,打死土豪劣绅8人,并打开陈文政家的粮仓,开仓济贫。“南田暴动”的消息传到国民党澄迈县长王光炜耳里,他暴跳如雷,扬言要一举消灭西路工农革命军。12月18日,王光炜带三个连的警备队和一些地方民团,企图袭击西路工农革命军。西路工农革命军获悉后,立即部署在鸡毛箭岭设伏。黄瑞三率领农民自卫队协助部队作战,下午4时,敌人进入埋伏圈后,立即遭到工农革命军和农民自卫队的打击,战斗进行了2个小时,敌人缩回金江县城。这一仗歼敌8名,缴获一些枪支弹药和2匹战马。此后,西昌便成为西路工农革命军和澄迈县委的根据地。

  英勇就义

  1928年2月,西昌特别区区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黄瑞三任区委书记,王明成任苏区主席。区委、苏区成立后,着手开展土地革命工作,筹粮筹款,支援西路工农革命军。同年3月,国民党蔡廷锴部来琼围剿革命军,革命形势日趋严重。下旬,蔡廷锴部陈国勋团进驻金江,同王光炜合谋围剿红军,并派出密探,寻找红军主力。

  4月初,西路红军指挥部和澄迈县委在澄迈的北芳村召开会议,被敌侦知。敌1000多人向北芳村扑来,西路红军指挥部和澄迈县委立即转移到西昌一带。但因民团告密,敌人又向西昌进犯。西路红军同县委立即准备迎击敌人。黄瑞三率农民自卫队协助红军,在主要路口挖战壕、布竹签,严阵以待。4月下旬,西路红军指挥部和澄迈县委驻西昌后,在庆云村召开了西路党、政、军紧急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向琼崖中部转移,部分红军同澄迈县委坚持原地斗争,此时,县委书记吴一清工作变动,黄瑞三接任县委书记。5月初,西昌苏区主席王明成经不起残酷斗争的考验,暗中叛变投敌。16日,王明成派人带他的亲笔信,约黄瑞三到珠宝坡祠堂见面。黄昏时分,黄瑞三来到珠宝坡祠堂,叛徒们假装吩咐做饭,并请黄瑞三进祠堂休息。当黄瑞三走进祠堂时,即被跟在身后的叛徒抢走二支手枪,预先埋伏的叛徒封锁祠堂门。黄瑞三见势不妙,立即跳上供桌,抓住桁桷,破瓦突围,但被叛徒开枪击中,当即牺牲。时年31岁。

  精神永存

  黄瑞三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想以儆效尤,让老百姓尝共产党人的血,以此来吓退革命者。然而敌人惨绝人寰的罪恶行径,终究吓不倒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他们不辱使命砥砺前行,将革命的星星之火汇成燎原之势,在西昌地区熊熊燃烧。革命的精神代代传承,而今黄瑞三的子嗣已传到第四代了。从他的曾孙黄业清的口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感受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正是他们甘愿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望着一排排崭新的墙绘,勾勒起人们的思绪,睹物思人,王瑞三不畏牺牲、坚持走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陈正优、陈小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