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挖掘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开创红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新局面

2022/05/12  浏览量:   作者:淮安区老促会 王培龙  来源:中国老区网

  江苏省淮安区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战歌,孕育了不朽的老区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淮安区老促会按照省“三会”的要求,近期对全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淮安区红色资源基本概况

  淮安区红色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红色纪念场馆、名人烈士故居、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墓)、革命纪念地近百处。红色文化资源在各镇、街道都有分布。

  1.伟人故里

  开国总理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2.重大历史事件

  (1)横沟寺农民暴动。是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淮安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领导人民掀起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在苏北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因这次暴动的指挥部设在北乡横沟寺,所以史称“横沟暴动”。

  (2)新安旅行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抗日救国的青少年文艺团体。1935年10月成立于江苏淮安河下镇私立新安小学,成员初为17人,后发展到100余人。该团在周恩来和宋庆龄、陶行知、郭沫若、田汉等的支持和帮助下,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在全国各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3)车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陆续从华中地区抽调部队南下参加作战。新四军为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于3月5日发起以夺取车桥为主要目标的攻势作战。3月7日日军败逃战役结束。此役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实现了苏中形势根本转变,标志着新四军反攻的开始。

  (4)大胡庄战斗。1941年4月26日,担负坚守防御任务的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24团第1营第2连,在淮安县大胡庄地区与进攻之敌驻涟水日军华北派遣军第211师团200多日军及400多伪军激战,在8倍之多的日伪军的迭次攻击下,战斗近7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全连82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

  此外,在淮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发生过成湾“三七”事件、新河头战斗、黄土桥抗日战斗、九月暴动、淮城兵变、青龙奄战斗、孙圩战斗、五打李圩、三打季桥、解放淮城、钦工战斗、后营战斗、攻克板闸、夜战西孙庄等众多革命活动和事件,成为红色历史的重要见证。

  3.红色纪念场馆

  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新安旅行团纪念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徐海东在淮安疗养居住地等,共5处。

  4.革命遗址

  中共淮安特支与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遗址,盐阜地委(华中五地委)遗址,盐阜专员公署遗址,中共淮安县委遗址,淮宝县政府遗址,淮安县抗日同盟会遗址,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林集地下交通站遗址,新安小学遗址,华中党校遗址,华中印钞厂遗址,江淮大学遗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康复医院遗址等。共13处。

  5.烈士陵园、烈士公墓

  淮安楚州革命烈士陵园、车桥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大胡庄战斗革命烈士陵园,泾口镇烈士陵园,复兴烈士陵园、仇桥无名烈士墓、平桥烈士纪念塔、流均镇烈士陵园,成湾“三七”事件纪念陵园,新河头战斗纪念碑,黄土桥抗日纪念碑,杜克玉烈士纪念碑、王发茂烈士纪念碑。共13处。

  6.故居、墓地等

  周恩来故居、杨述故居、丁澄故居,周恩来祖祖茔地、汪达之墓、魏二洋烈士墓、王嘉树烈士墓、钱毅烈士墓等8处。

  自1927年9月中共淮安特支建立以来至2021年10月96年间,无数淮安人和在淮安开展革命工作的外地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革命烈士1612人。

  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投资建设周恩来纪念馆、修缮完善周恩来故居,新建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市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其中财政及争取上级资金5000余万元。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横沟寺暴动纪念地,投资870万元建设车桥战役纪念塔,投资200万元对周恩来祖茔地进行环境整理,投资130万元建设流均烈士纪念塔,投资100万元建设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投资30万元建设王发茂纪念碑。区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对现存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有力保护。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保护良好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横沟寺暴动纪念地、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淮安革命烈士陵园等内部设施齐全,管理较为规范,内容比较翔实。二是保护较好的。车桥战役纪念地、大胡庄战斗纪念地等,有专人管理,有兼职讲解员,基本设施较为齐全。三是保护一般的。主要是一些烈士墓、故居、旧址、遗址等有纪念场馆,有碑亭设施,有展览板面,但无专门人员管理。

  2.红色文化发掘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多年的挖掘整理,淮安区积累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珍贵资料。主要有淮安区老促会2019年编纂出版《淮安市淮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淮安市志》编纂委员会1998年编纂出版《淮安市志》,李先臣1991年主编《淮安人民武装斗争史》,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1990年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淮安市组织史资料》,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委办公室、中共淮安市楚州区党史工委2008年编纂出版《楚州晨曦——纪念解放战争楚州胜利六十周年》,中共淮安县委党史编写办公室编纂《淮安十年史1949-1959》。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分别于2014年、2015年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安区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淮安区历史第二卷》,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先后编纂出版《淮安党史资料》第一至第七辑,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2017年编纂出版《淮安区改革开放纪实第一卷》,2019年淮安区作家协会主席于兆文等创作发表《天路淮军》。

  3.红色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3年以来,淮安区老促会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组织镇、街道老促会普遍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兵,红色文化演讲会、故事会、笔会、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在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区老促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传媒开设相关专栏,开展了“老区风采”集中采访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增强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区委区政府组织各级机关、学校、驻军等单位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官兵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等。

  4.红色旅游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淮安区已经建成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淮安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横沟寺暴动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周恩来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面貌整洁,功能配套齐全,管理有体系,建设有队伍,服务有质量,很好地发挥了教育基地的作用。周恩来纪念馆被评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现已成为游客首选之地,周恩来故居同样是游客们必到之地。全区每年平均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带动游、购、娱、食、住、行,已经形成一个新兴的红色旅游产业。

  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存在问题

  在红色资源管理上,存在管理体制问题,有些纪念地属于条条管理,有些纪念地属于地方管理,有些纪念地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存在交差管理多头管理问题,交流不畅,需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在红色资源馆藏上,后建的红色纪念地陈列馆展陈资料实物缺乏。比如横沟暴动历史陈列馆,车桥战役纪念地展馆、大胡庄战斗遗物展馆等由于建成较晚,年代较久,资料征集有难度,展品过少,整个展馆显得空荡无物。

  在红色资源维护上,部分基地由于因地制宜,保存原貌,建馆后存在着通风性差,阴暗潮湿,在防湿防腐上存在突出问题。问题较为严重的是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中楼。

  在红色资源使用上,部分基地隶属学校代为管理,由于教学管理的需要,基地开放程度不高,仅能满足预约组团准予参观,不方便广大市民百姓的参观需求。尤为突出的是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

  红色资源中有基地有陈列馆之外,还有许多革命遗址,由于年代久远失修,有的仅有遗址碑刻,还有很多革命烈士无历史资料、无具体革命事迹,尚需进一步发掘保护。

  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1.统筹“三大”内容,制定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

  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建议尽快编制《淮安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摸清红色资源底数,编写红色资源名录,归档建库;统筹规划各级各类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改建、扩建、重建、维修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制订革命文物的征集、收集、整理、研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2.落实“三抢”措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针对有些革命遗址遗物面临消失,有些地方红色资源史料不全、史实不准、纪念场馆史料缺失、展示内容单薄等问题,建议加大对红色资源抢救性普查和挖掘力度。一是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议区政府统一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座谈、整理汇总、资料核对和研究分析,摸清辖区内红色资源的底数,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等级认定、编辑整理。二是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健在的老将军、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是不同革命斗争时期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是活档案。应尽快走访,抓紧搜集、整理、抢救濒临消失的革命史料,搜集散存在社会上的红色文物。对新发现的红色遗址、遗迹要立牌存证,列入名录。对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史料有出入、有争议的地方,要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考证和研讨。三是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根据红色资源普查情况,建立完整的淮安区红色资源档案资料库、基础信息数据库。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我区每个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真实、详细、全面的记录和保存。此外,文广旅、党史研、史志、档案馆等部门要对红色资源实行资源互利、信息共享、开发并用。

  3.加大“三个”力度,强化红色资源保护措施

  充分整合红色资源,加强对全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放大功能效应,促进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重点,对革命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彰显红色资源的功能作用。

  加大馆藏征集力度,保证馆藏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纪念地展馆资料挖掘,充实馆藏展品。重点加大对横沟暴动历史陈列馆、车桥战役纪念馆、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的历史资料、历史事件实物、烈士遗物征集、影像制品等方面的完善工作。

  加大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地投入力度,打造淮安地区红色基地品牌。加大全区现有各纪念地的维修保护,逐步改善基地环境面貌,完善教育功能,提高升级纪念地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纪念馆通风除湿设施,大胡庄烈士纪念馆展馆建设、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

  4.建设“三大”工程,创建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新旅”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持续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按照规划要求,一是加快对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周边全域环境整治力度和建设进度,二是加快提升建设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三是新建青少年思政教育馆、雕塑广场及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放大和延伸“新旅”的红色育人功能。

  5.坚持“三管”齐下,扩大车桥战役纪念地建设规模

  车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对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和战略反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升扩大车桥战役纪念地。目前,在车桥镇仅有车桥战役纪念广场,规模不大,纪念遗物不多。建议加大投资,扩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把车桥战役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建议投资拍摄《车桥战役》电视连续剧。几年前,已经创作完成40集《车桥战役》电视连续剧剧本,建议协调有关方予以支持,早日开机拍摄,并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三是以车桥战役阻击战主战场芦滩村为摄影基地,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

  6.打造“三支”队伍,加快红色文化资源人才建设

  我区在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普遍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专业的研究人才以及高素质的讲解人才。为此,一是壮大专业管理人才。可采取招考、招聘、人才交流、军转安置等方式,壮大红色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培养专业研究人才。依托党史研究、文广新、档案管理等部门,培养一批研究红色资源方面的人才,深入研究全区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法律依据;三是选拔专业讲解人才。依托区文广旅部门,以政府购买岗位或公益岗位等形式公开选拔思想品德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热爱红色文化宣传的青年担任讲解员。

  (淮安区老促会 王培龙)

编辑:刘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