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刘咏:盘塘印象

2021/10/25  浏览量:   作者:榆林市老促会  

  一抹霞色渲染着晋陕峡谷间的幽静,盘塘村的倒影宛若海市蜃楼般显影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流金浮银,若隐若现,与河西村庄背后的山梁一并镜像在开阔的视野中。穿村而过的沿黄公路宛如一条墨色的丝带,与黄河并列向南飘去,仿佛丹青妙手刻意修饰的的一笔浓墨,与村北的黄河大桥浑然天成,勾勒出盘塘村明显的地界。碧树蓊郁间,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馆等村级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自大桥以南的河漫滩地上,百十座蔬菜大棚犹如白色的键盘有序地罗列着,任由勤劳的人们敲击出乡村振兴的优美字符,组合出筑梦小康的和谐华章。

  盘塘村位于神木市马镇镇南约15公里的黄河西岸,与山西兴县黑峪口镇隔河相望,自古是晋陕两地商贾往来的水陆码头。神盘路、沿黄公路相继开通以后,盘塘村成了神木市中南部对外交通的枢纽。也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衍生了盘塘村久远的发展历史和令人敬仰的红色革命传奇,凝练了盘塘村秉持古训,敬畏先烈,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

  滚滚洪流,泥沙俱下,黄河湍流的不仅是大自然的沧桑变化,也骀荡着人类历史的繁衍生息与悲欢离合。位于黄河岸边的盘塘村历史的起点可以回溯到大明朝永乐年间,王、乔两家先祖移居此地之后,在八道洼靠河畔修筑三孔石窑为河运码头船工休息开始。从大明朝就由政府批设盘塘渡口,到乾隆三十五年盘塘设每月三、六、九日集市开始,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逐渐商贾云集,声名远扬。五百余年来,盘塘村的后世子孙们怀抱黄河,背靠大山,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书写着陕北老区人民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奋斗史诗。

  聆听河神庙、龙王庙、佛殿庙被毁的传说,寻觅厦子院、四合院的辉煌历史,这个曾被誉为“小太原”的山村,在土地革命时期却培养了王兆相、王恩惠、杨文谟、王学礼等革命志士,成为神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盘塘设有河防司令部,一二〇师卫生部、后勤部、制药厂、医疗一所等机构。村民王瑞珍等船工成立了航运队,组织数十只船和上百名水手日夜摆渡往来军政人员、伤病员和大批物资。

  伫立黄河岸边,幽幽的河水依然回响着寨子坡曾经的烽火战事,述说着王、乔氏先祖凭山据险、抗击外敌的聪明与智慧。远远地望去,奇峰兀立,怪石嶙峋,寨子的整体形制基本保存完好。历史的风云变化虽说早已遗弃了古寨子的防御功能,然而寨子坡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了盘塘人血脉中。数十米高的陡峭山崖上,古寨子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它延续了明清时期抵御贼寇入侵的精神风骨,成为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共同奋战的防御阵地之一。寨子坡是大自然赋予盘塘人独特的防御工事,也是盘塘先祖遗留下来的精神象征。几百年来,寨子坡既是一本满载浴血烽火的抗争史书,也是一处祭奠吊唁先烈传承家族遗训的教育基地。登高望远,俯视黄河,历史的脉络在悠悠青山中逐渐清晰,微微的春风从耳畔丝丝作响,仿佛一遍遍地讲述着这一方看似孤独,实则蕴含感人故事的古寨遗址。感慨古人利用地形筑寨避难的同时,又不由得感悟到,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在壮丽山河的庇佑下几经浩劫、繁衍生息,历经风雨沧桑才走向了今天的辉煌,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彰显了民族的骄傲。

  七十余年来,战争的创伤虽然使得防空洞早已面目全非,但是日寇轮番轰炸一二〇师后方机关等设施炮声依然回响在黑黝黝的空洞里,述说着晋绥边区军民浴血的艰辛与不易。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之后,八路军毅然开赴山西抗日第一线,一二〇师部驻扎山西兴县,部队后勤的医院、印刷厂、被服厂、粮站等都设在盘塘村及周边村庄,日军经常派飞机来轰炸。为了防御敌机轰炸,盘塘村先后修挖了后梁、大路梁、鱼河梁等多条防空洞。转过山坳,几处坍塌严重的防空洞,一如冷峻的世纪之眼在回望着历史、欣赏着现在、期许着未来。战火的氤氲早已散去多年,累累伤痕的历史也成为盘塘人茶余饭后追思既往的话题,节节胜利的辉煌则成为盘塘村教育后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的原版教材。

  行走在古朴明丽的村庄里,依山傍势的石窑洞错落有致地棋布在山坳间,每一处院落都整饬的别具特色,既保留着传统古建筑的风格特色,又彰显着现代乡村民居的时尚典雅。砖石砌筑的村间小道,迂回在各式民居之间,弯弯曲曲,幽深而恬静,不时会有爷爷奶奶们相携而过,极有礼貌的小土狗会碎步跑过来,摇着小尾巴嗅一嗅游客的裤脚,仰着头轻吠两声,算作是向客人的问候,然后又快跑向爷爷奶奶。回过神儿来的爷爷奶奶则会热情地招呼客人回家坐坐,顺着老人们手指的方向,一处绿树掩映的四合院映入眼帘。借着热情,走进这所院子才知道,所谓“小太原”的真实来历。

  原来,王、乔氏的先祖因开办水陆码头起家,勤俭持家,善于经营的先祖将药材、皮毛等生意不仅做到了陕蒙地带,还向隔河相望的晋西北地区拓展,见多识广的先人们在山西太原等地涨了见识。因为盘塘村远离北京,或许先祖们也未能有机会去到北京,只能照着太原的样式修建。家道殷实后就大兴土木,挑选工匠建起了四合院,慢慢地一家看着一家,修起了多处独具太原特色的四合院,盘塘村“小太原”的雅称便由此而来。

  伫立四合院,在喟叹院子饱经历史风雨洗礼、面貌沧桑的同时,依然使人顿生“深几许”的感慨。老人指着大雨沟口北侧的三株槐树说,当年先祖怀揣树种离开洪洞县,来到盘塘村时种下的,以示不忘祖根。远远望去,遗弃的院落早已颓废破败,有多少年代无人居住已难以考证,可先祖的栖息之地是确定的。枝叶繁茂的三株大槐树犹如伞盖一样支撑在半坡上,虽说树与树的间隔距离很远,但青翠欲滴地彰显着几百年来顽强的生命力,正如盘塘人一样延伸血脉,开枝散叶,兴旺发达。三株槐树独立成景,别具风格,仿佛王、乔二姓杂居几百年婚姻互通、风俗共融,根脉已成一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王、乔氏的子孙们秉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光荣传统,毅然走出家门向城市发展,逐步开启开新的人生之路。他们或求学、或经商、或创业,每一行当都做得有声有色,令人翘首。逢年过节或庙会祭祀或春耕秋收,盘塘游子们会准时回家,拜祭先祖,陪伴老人,叙说情怀,感受温暖。正是这种鲜为人知的历史渊源成就了盘塘人不忘根本,好学上进,创业发展的精神格局。

  距村正西方一里的制高点名叫官顶山,属于整座大石山最凸出的一部分。相传黄河泛滥为患村里。朝廷派员治理水灾,数日未有成效。官员便亲临现场脱掉官服,将乌纱帽摘下放在石头上参与劳作。王母娘娘巡游路过见众人挖河堵岸,怜悯之余抄起龙头拐杖顺河一划,洪灾顿解。官员率众俯首叩拜,起身时官帽不见,放官帽的石头如同一顶官帽巍然不动。官顶山由此得名之后,王乔两家将此演绎成盘塘村人才辈出的风水美谈。其实,自上世纪20年代创办高小以来,盘塘人把红色革命精神灌输到后辈们的学业上,每年都有好几名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村里还一直保留着1940年创办晋剧团巡回演出和元宵节秧歌表演的传统,十八大以来,陆续建起了文化站、图书馆、老年活动室。或许那位“丢掉”官帽的清官怎么也想不到盘塘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竟然会因为一顶小小的官帽而如此地丰满,曾经的小渡口成了有名的红色村、文化村和人才村。

  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美好的精神象征,给予崇好向善的寓意。怪石嶙峋的山头被赋予生命力的象征,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留住了盘塘人的家族传承,蓊郁遒劲的老槐树守望着族人几百年的精神寄托,滚滚黄河一如既往地湍流着家族血脉源远流长的古今传奇。

  漫步黄河岸边,感触河流极速前行的炫目与激情,低沉的涛声回荡在晋陕峡谷间,天籁之音盈耳不绝,古渡口的机船轰鸣着陕北神木的繁荣与发展,满载着五谷杂粮,乡土特产,徜徉着向黄河对岸远去。脱贫攻坚以来,盘塘人因地制宜,承接传统,将时兴时废的渡口拾掇起来,从往来游客逐步做起,慢慢地形成一定的规模。既满足了晋陕两地游客乘船渡河揽胜峡谷的需求,也为村民就地创业找到了商机,古渡文化成为盘塘村助力脱贫攻坚的经济增长点,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极具文化传统的亮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代居住黄河西岸的盘塘人,深知黄河的天然秉性,一片肥沃的河漫滩地就是盘塘人与河水泛滥做抗争的斗争史,家园毁了重建,耕地冲了重修,反反复复几百年,终于迎来了党的好政策。新世纪之初,享受政策红利的盘塘人建起黄河防洪堤,栽植了大量枣树,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得到了再一次快速发展。特别是枣树低产改造以后,传统的枣树管理注入了科学技术含量,红枣的产量和质量发生了质的提升。因枣而生的农民合作社,红枣加工厂逐渐兴起,曾经烂在树下的“泥疙瘩”成了如金的“金豆子”“红玛瑙”,数十万吨红枣进入加工厂,变成了黄河滩枣,熏枣,跨过黄河,越过长城,成为都市人的营养品。传统红枣产业的转型,真正让盘塘人在特色农产品经营管理上走出了划时代的步伐。

  在一抹红色掩映下,成片成林的绿色也是盘塘村的另一抹亮色。远远地望去,河漫滩地上浓密的松柏树苗基地,犹如一块墨绿色的锦毯平铺在岸边,与村里房前屋后的各类树木交相辉映。一棵棵树苗就是一条条神经,它们汲取着黄河水的营养,连接着盘塘人的希望;一颗颗树苗就是一点点绿色,它们点缀着盘塘村的梦想,渲染着神木山水的写意。每到春秋植树季节,满载树苗的车辆络绎不绝地从盘塘村出发,顺着沿黄公路和神盘路运出去,成为神木南北城乡绿化山河的首选树种。偶尔也有山西临县的客商慕名来到盘塘村采购苗木,那一船船绿色的苗木横渡黄河,西征晋西北,恍如当年先祖航船经商挺进晋西北一样,盘塘人把农产业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黄河两岸,回归的是盘塘村先祖的传统,弘扬的却是盘塘人演绎新时代的熠熠风采。

  独具母性的黄河,给予盘塘人不仅仅是山川树木的绿色,在这片开阔的河漫滩地上,还有一种令人夺目的颜色。几百亩的的蔬菜大棚基地上,盘塘人把水土交融概念诠释成脱贫致富的根本。依托神盘路开通,创业有成的王建军返乡担任了村委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家向上争取政策,向下流转土地,鼓励村民入股创业抱团发展,几年下来,原来一片荒凉的荒滩上一座座蔬菜大棚立地而起,竖起了盘塘村农业合作社的旗帜,点燃了盘塘人依靠农业逐梦小康的新希望。

  走进大棚蔬菜基地,道路宽敞整洁,输水渠道四通八达,电力管网井然有序,防虫设施门类齐全。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那些忙碌于大棚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村民们。几十年来,这些传承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人们,如今已是地地道道的农业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不仅使他们从传统的认知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让他们重新感触到集体协作的力量与希望。身前身后五颜六色,青翠欲滴,一畦畦嫩绿的蔬菜,犹如一行行优美的文字,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进程;一颗颗鲜红的葡萄,宛若一粒粒璀璨的玛瑙,点缀着盘塘人创业发展的亮色;一架架香脆的黄瓜,仿佛一蓬蓬碧绿的凉棚,搭建起盘塘村逐梦小康的希望。交谈中,村民说盘塘村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实的河堤阻挡了黄河水患,几千亩荒滩地变成了致富田,传统种植变成了科学作业。一阵汽车的喇叭声终止了彼此的谈话,村民们似有约定地走进菜地,将事先准备好的成捆的入筐的蔬菜搬出大棚,等候的车辆沿着田间道路陆续离去,奔向神木市区各大蔬菜市场。走出蔬菜大棚,向北望去,同样是一片片碧绿繁茂的庄稼地,长势旺盛的花生,别具特色的药材,赶着季节的玉米,吐穗杨花的高粱,所有的作物都是在农业合作社的统一谋划下种植的,每一块地都是规模化、科学化、特色化的样板田。一排一排的绿浪,在微风下滚滚而来,随风而去,合韵着黄河的涛声,翻滚着村民们的激情,在平整的田野上日益高涨。

  站在果蔬飘香田垄上继续向北望去,神盘路、沿黄路、黄河大桥的岔口处,是盘塘村的商业中心,如龙排列的汽车长阵在煤管站和收费站陆续经过,加油站前排满了等候加油的长途货车,各类特色饭店的门前或停或行的车辆簇拥着,土特产门市里进进出出的都是慕名而来的沿途客人,这片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商业区内,每天竟有数万次的车流通量。清晰明丽的喧闹之声并不显得吵杂,川流不息的车辆反倒彰显井然有序,晋陕风味的酒馆饭店毫无雷同,商业门店的土特产品品牌均异。这条沿窟野河走古商道的现代化二级公路成就了现代“旱码头”的魔力,给了盘塘人参与修建穿山隧洞时无私奉献的最好回馈,为盘塘村搭建了坚实的创业平台,也为神木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驱车离开盘塘村,跨过黄河大桥进入山西兴县地界,隔河西望,山川相连之间,美丽的盘塘村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黄河西岸的黄土半坡上,闪耀着盘塘人继承先祖传统、秉持革命遗志的风骨和精神,演绎着神木乡村振兴的起步成果与发展愿景。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