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 浏览量: 作者:白云奇
“我们会一起管护好烈士陵园。”这是一句郑重的承诺。
青山处处埋忠骨。从宁德市三都澳岛码头顺着环岛路一直向右,步行约20分钟,就可看见一座烈士陵园。陵园面积虽不大,却也庄严肃穆。
这个三都澳岛上唯一的烈士陵园,由陈祖成老人2010年筹资30万元建成。
清明前,三都澳镇政府、派出所、边防和当地学校相关负责人一齐找到78岁的陈祖成老人,和他商量共管烈士陵园事宜,并做出了郑重承诺。
不忘历史
私人筹资建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内,安放着38位烈士的英魂。“有29位烈士是攻打三都澳岛的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还有9位是新中国建立后牺牲的。”老陈说。
这个不大却精致的陵园倾注了老陈的一腔心血。从外观上看,陵园与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烈士陵园似乎没什么两样。但细细观察,能发现一些富有民间色彩的细节。
陵园里气势不凡的纪念碑上,书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但在纪念碑的边上,安放着一个小小的“神龛”,上书“福德正神”。“福德正神是土地公。”老陈解释道。把革命烈士和土地公放在一起,或许只有淳朴的农民才能想得到。陵园内,有“浩然正气垂青史”这样充满庙堂气息的对联,也有“松鹤延年、竹鹿同春”这样充满民间气息的祝愿。
“陵园2010年6月开始建设,历时半年建成。”老陈说,比自己家盖房子累多了,工地上每天有16个工人干活,他要为工人管饭、做点心、买烟、烧茶。建陵园的沙、石、水泥,甚至花木他都一一经手。
“我想大家都记住这些烈士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说这话时,老陈眼里透过一丝晶亮,“我从小就是孤儿,父母被日本鬼子杀了,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胡子一大把,帮人挑水挣钱,一担水一个铜子。8岁时,爷爷也走了,自己靠帮人放牛过日子,没有吃过一餐饱饭。新中国建立后分了田,有政府照顾,我才不挨饿了。”
老陈还记得,解放军攻打三都澳岛的时候,他躲在海边的山上,看着那些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倒在冲锋上岛的沙滩上。后来,牺牲的战士零零星星地被埋在了海滩边。几十年过去,这些无名烈士墓一个个破败了。
老陈也记得,新中国建立后,三都澳第一任派出所所长吕学政和他的战友们看他还是个少年,常常来帮他种地。“吕所长是山东人,高高的个子,厚厚的嘴唇,人很和气,关心老百姓”。陈祖成说,“可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却在一次反革命暴动中牺牲了。”还有几位烈士牺牲后,遗骨都被分散安葬在岛上不同角落。
“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们做生意赚了些钱,对我也孝顺。这样的好日子是烈士牺牲性命换来的。”老陈说,很早他就在心里萌生了为烈士修陵园的想法。几年前,在一次全家聚会时,老陈对儿女们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很欣慰的是后辈们都鼎力支持纷纷出资。
光有钱还不行。烈士墓散落各处不好找。此外,烈士的资料老陈知道的也不全。老陈找到镇派出所,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得知老陈的想法后,三都澳派出所派出两名干警,帮助老陈去档案馆查资料,在荒山野岭寻找烈士骸骨。
共同维护
让精神财富延续
2010年底,陵园建成,收集、安放了38位在三都澳岛上牺牲烈士的英魂。
老陈隔山岔五就去陵园“浇浇花,拔拔草,扫扫地”。但是随着年纪渐老,老陈心头多了一丝担忧,自己越来越没精力照看陵园了。
几天前,三都澳镇政府、派出所、边防和当地学校德育处负责人一起找到他,与他商量共管烈士陵园的事情。
“老陈,陵园以后我们来帮忙管怎么样?”
“好啊,我巴不得呢。”陈祖成高兴地说。
很快,大家商量好了共管办法:学校、派出所、边防和镇相关部门各管几个月,落实责任人,负责陵园的卫生保洁、花木浇灌等管护工作。
“我们已经把烈士陵园列入德育教育基地,管理好它是我们的责任。”三都澳镇党委书记尤信恩说。
“陵园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这两年部队来了新战士,我们就组织他们来陵园看一看,听老陈讲讲历史。现在老陈年纪大了,应该由我们来管护陵园。”三都澳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刘尚坤说。
三都澳中心小学德育部主任雷清汉也表示,学校离烈士陵园很近,但是过去我们一般是在清明节等特殊节日到陵园来。以后学校将鼓励老师围绕烈士陵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陵园的日常管理中来。
“烈士陵园有他们管护,我放心了。”老陈说。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