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浏览量: 作者:福安市老促会 老区办 来源:中国老区网
福安市社口镇坦洋老区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坦洋”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因村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一方好茶,系“坦洋工夫”红茶发祥地,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一株茶叶,一种制茶工夫,一条“海上茶叶之路”,驰名海内外,也带来古老村落的富庶与繁华,有着生产“坦洋工夫”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村内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炮楼、廊桥、天后宫、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1988至1990年,坦洋村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党建工作联系点,期间曾“四进坦洋”推动摆脱贫困和基层党建工作,提出“闽东学三洋,坦洋要当领头羊”,探索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核心力量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年来,坦洋村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高级版“绿盈乡村”、福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证明商标”“全国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品牌总值达50.72亿元。
一、红色遗址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工作
(一)写好“三茶融合”文章,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坦洋底蕴。坦洋村遵照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和期望,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让文化活起来,深入挖掘茶文化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传承红色、提升底色、凸显茶色、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个“主导”(茶业),扮靓二张“名片”(“坦洋工夫”“四进坦洋”),做好三篇“文章”(党建、文旅、生态)。重点打造“一馆”(“振兴之路”主题馆)“一园”(砖窑遗址公园)“二基地”(党建培训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二轴”(街区茶行历史风貌景观轴,濒水生态景观轴)“二区”(“坦洋工夫”历史文化揽胜区,古民居保护区),努力把坦洋村打造成集茶文化展示、古居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做强茶产业,夯实发展根基。依托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茶业协会等机构,开办非遗技艺培训班、茶产业直播电商人才培训班等,吸引100多名茶农和茶企工人参与,努力培育一批制茶、售茶好手。依托省茶科所设在社口镇的优势,学习新技术,试种新品种,引进了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优良品种,改良茶叶品种结构,发展生态茶园4100多亩。与北京享业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55.89亩有机生态示范茶园。建设坦洋茶叶加工小微园区,致力打造具有茶叶深加工及综合生产能力的标准化厂区。联合社口信用社推出的“福茶•契约贷”为茶园提供改造资金,丰富了农村生产要素融资的途径,唤醒了农民“沉睡”资产,解决农民长期以来担保难的问题。
聚力茶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和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政研战略合作关系,设立福建福安红茶科技小院、福安市新坦洋天湖茶庄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推动茶产业科技创新。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契机,推行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建设坦洋工夫红茶优质原材料基地,实行机械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杀虫灯,色诱板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实施无公害管理和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福安农垦集团与福建联通共同搭建的全国5G农业智慧茶园示范区目前已落户坦洋村,平台已将5G,物联网、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云服务等智慧农业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坦洋4100多亩茶园。
(二)抓好“茶旅融合”文章,打造特色金牌旅游村
精心规划主题突出。坦洋村转变发展理念,编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坦洋村保护发展规划》,目前又委托浙江省“海峡两岸美丽乡村学院”设计团队,结合该村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优势、前瞻性、高起点、全方位编制出《中国福安·坦洋情意村策划方案》该策划方案彰显“情意坦洋、工夫坦洋、美丽坦洋”主题,致力打造一个集“党性教育、优势产业、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中国工夫红茶文化生态村,把坦洋村建成党建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典范、美丽乡村样板、康养福地、旅游热点、坦洋工夫品牌中心。
深度挖掘。完成对坦洋红茶发展而衍生的极具茶文化特色和地域色彩的古码头、古茶行、古炮楼、古横楼进行修复整理并对历史上传统制茶古茶具、古法银票等进行陈列展示,供游人观赏。结合历史上遗留的商铺、钱庄、戏台、宗祠等旧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当地祭祀、文化、教育等人文内涵和儒、释、道三教共融互生的宗教习俗,打造“文旅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深度挖掘“坦洋工夫”驰名中外品牌资源。近年来坦洋村突出打造“坦洋工夫”红茶发祥地,“二次荣获(1915年和2013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三次获得三个第一”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促使品牌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
加快茶旅融合项目建设。结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开发“休闲观光、康养度假、特产销售、品茶体验”等多种茶旅文旅重点融合渗透项目。全力推进坦洋乡村振兴项目,完成“振兴之路”主题馆、高速口至坦洋村“白改黑”、沿街沿溪立面改造提升、坦洋溪安全生态水系、茶叶加工小微园、情意步道、党建培训教育基地(一期)等项目。紧紧围绕“以茶为主、文旅结合、多元发展 ”的发展方向,将茶文化展示、古民居观光、休闲体验融为一体。目前已与市农垦集团共同探索“整村运营”模式,借助国有企业专业规划设计和落地执行能力,盘活闲置茶园、土地等资源,拓展党性教育、研学团建、休闲民宿等新业态。着力10家坦洋沿街店面改造文创工坊、汉服体验、咖啡店、书屋、小酒坊等,全力培育茶旅一体化新业态街区,持续做活茶旅融合新文章。
(三)做好“研学活动”文章,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先后投入千万元,建立“振兴之路”主题馆、党建培训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坦洋村作为省委党校教学点,致力于以茶为媒、党建引领,开展各类的学习培训,并结合“沿着足迹学思想悟伟力”活动,深挖“四进坦洋”精神内涵,用好坦洋村现场教学点资源,2023年承接市内外各级主题教育读书班、主题党日活动等256场。金牌旅游村项目还将推出茶园夜游项目,在坦洋茶场及周边茶园内布置夜景灯、互动光影、3D 投影设备,建设夜间演艺舞台,开展例如“印象坦洋”等实景演出活动和举办茶旅文化节等主题节庆活动。规划“内外双动线”“外动线”整合白云山风景区以及“大坦洋”片区联建村资源,打造茶旅精品路线,与周边龟龄村、秀峰村等村联动,开设茶道学习、制茶工艺培训、茶文化科普等课程,持续提升研学活动的质量及广度。
二、红色遗址保护与利用成果
(一)党建引领促产业,激活产权“运营新模式”。
坦洋村围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工作思路,构建“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济发展运营模式,引进福建宁德红坦洋茶叶有限公司和福安市农垦集团公司,引导农户组建经济合作社,目前已成立领头洋经济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社及茶叶作坊18家。村党支部起到了沟通协调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关系作用,确保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最大化。在这之中,村党支部起到了沟通协调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关系的作用,确保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营销、品牌等方面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并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构建“全员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入股资金达到 180多万元,村集体入股茶园100多亩,村民入股茶园500多亩,村集体经济增收 30多万,村民增收150多万元。
(二)嘱托使命促融合,激活茶旅“发展新业态”。
充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坦洋村茶产业发展的嘱托,以茶文化为抓手,全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坦洋工夫”发源地独特禀赋,大力推广“旅游+茶”、“生态+茶”等模式,办好坦洋工夫茶惊蛰“喊山祭茶”活动、直播带货、斗茶赛等茶事活动。以“茶乡观光休闲+特色民宿+茶文化研学”的发展模式,引“茶为基础,旅为纽带,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发展体验游、研学游等新业态,推进茶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023年接待茶研学活动,累计接待73批研学团队及散客18123人次。持续推进“大坦洋”片区乡村振兴联合体建设,办好社口坦洋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建立35周年暨打造“大坦洋”片区系列活动。长篇小说《坦洋风云》正式出版,改编的电视剧《人间有嘉木》入选福建省广电局公布“十四五”第二批闽派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片单。
建立“‘大坦洋’片区党委—联建村党组织—村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下设组织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5个工作组,搭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轮值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日常运转“1+N”制度体系,形成“党委统筹、乡镇负责、部门协同、专班落实”的运行机制,强化党建联合体之间的责任共识、利益共识和发展共识。发挥“一书记三大员”和特聘指导员桥梁纽带作用,实施茶产业等发展项目12个,开拓南昌铁路、省内各大高速服务区、福茶网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红茶销售增长12%。结合全市“百个部门挂百村、百名干部包百村、百名民警驻百村、百家企业联百村、百个协会帮百村”的“五个百”挂钩帮扶行动,将“大坦洋”片区6个村纳入挂钩对象,进一步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将片区划分成13个二级网格,全覆盖组建网格党组织,建立党员干部“挂一牌、带一户、包一片”机制,畅通群众反映诉求、参与决策、加强监督等渠道,搭建“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指导员夜话”“坦洋茶话会”等平台,收集片区企业、群众意见建议,解决茶园机耕路提升、生态有机茶园建设等生产生活诉求17项。
三、经验和总结
坦洋村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优布局、“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以富裕、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坦洋为目标,正在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福安路径”“坦洋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下一步,坦洋村将突出“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突出“大坦洋”片区党委以组织联建带动资源联享、产业联兴、人才联育、治理联抓的统筹力,激发乡村振兴共富活力。并将持续深化“新思想溯源工程”,讲好“四进坦洋”故事,挖掘茶文化历史,编著小说、舞台剧、电视剧等一批文艺作品,持续提升“坦洋工夫”美誉度。
编辑:黄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