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淮安区依托红色资源“旺”文旅

2024/07/01  浏览量:   作者:孙士芹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通过打造红色资源片区,提升红色资源周边环境,发挥红色资源品牌作用,推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现在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到淮安区旅游的中外游客达到54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6.4亿元,占全区GDP 6.9%,创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全省唯一、全国10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荣获中国魅力文化旅游名区、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

淮安区有革命纪念地133处。其中,红色纪念场馆7处、名人烈士故居5处、革命遗址、遗迹76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墓)33处。周恩来故居、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曾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周恩来纪念馆还获得“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荣誉称号。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被中宜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公布为 “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近年来,淮安区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还不断提升红色景区的品质和内涵。

精心打造红色文旅片区

近年来,在淮安区打造的 “三大文旅片区”中,红色文旅片区占了2个。在以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片区中,先后修建起周恩来祖茔地、邓颖超纪念园、恩来干部学院、周恩来红军中学、周恩来红军小学和恩来社区。这些建筑物不仅丰富了旅游点,而且增加了红色资源的内涵。为改善红色景环境,提升承载能力,淮安区投资3.7亿元,对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周边的永怀路、长安路、韩信路等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实施了桃花垠和萧湖水体整治和水系贯通,建成近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恩来干部学院还投资6亿元,以“忆路海棠,总理故乡”为主题,完成海棠大道红色主题旅游风景道、府前路党建公园及生态河道景观建设,成为新的红色地标。

为把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打造成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投入近10亿元,对“新旅”进行展陈提升,已完成新安小学周边环境整治,对庆成门遗址以及老西门大街多处文物点开展保护修缮,其中,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占地64亩,总投资1.26亿元。建设综合楼1700平方米、200米跑道运动场、古城墙遗址公园、雕塑广场以及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将“新旅”陈列馆展陈面积。分别扩大和延伸到2800平方米、416米。展陈主题为“风云五万里,永远跟党走”,综合运用图片、档案文献、数据图表、音像视频、实物文物、艺术品和场景等方式,再现新安旅行团17年光辉历程。力争创成国家5A级景区。

着力打响红色文旅品牌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促进红色文旅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淮安区在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中,十分注重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推介工作,深入开展“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以品牌打造为原动力,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影响力,以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开通淮安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抖音官方账号,已发表作品75篇,浏览量400万。完成旅游指南、旅游折页、旅游地图、雨伞、口罩等相关产品的制作,并批量生产。完成旅游攻略初步方案,近日已上线。组织楚韵文旅集团参加苏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淮安文化旅游(上海)路演、淮安文化旅游(临沂)推介会、宿迁淮安文化旅游(济南)推介会等活动,利用灯箱海报、产品展示、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推介方式,集中呈现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持续提升“运河三千里 醉美是淮安”的文旅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

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组建了以机关单位退休人员为主的百人阳光艺术团。宣传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先后编排了《淮上赞歌》、《信仰的力量》、《历史的丰碑》、《红色的土地》、《光辉的历程》、等6台大型歌舞节目。自主创作了《车桥战役》、《横沟风云》等戏曲舞蹈节目。他们编排的《红色的土地》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并远赴敦煌参加一带一路国际传统文艺交流活动。2019年3月,在省“三会”镇江年会上还作了汇报演出。以文学艺术形式宣传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打造红色文旅品牌,

与此同时,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还组织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撰写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调研报告,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编写出版了25万字的《淮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和26万字的《红土热血》。同时,还和有关单位合作,资助本地作家创作出版了《横沟纪事》、《大胡庄战斗.1941》、《车桥、车桥》、《新安旅行团》、《车桥战役》、《周恩来与故乡》等系列文学作品。进一步加大了红色宣传的力度。

全力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区委、区政府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纳入 “十四五”规划,强调以红色旅游为引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景区融合发展。2022年,淮安区出台《大运河“百里画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创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并在淮召开现场调度会,国际在线、人民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10多家全国性媒体对会议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提高了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做优河下古镇品质内涵。在河下古镇南片区启动环游线路和配套停车场建设,改造提升闻思寺,吴鞠通中医馆开馆,建设蓝·数字文旅产业园、清溪园、沁园等古典园,完成竹巷街改造、老街客栈、名厨文化展示馆室内装修,打造集中国名厨文化展示和餐饮美食体验为一体的展馆,15家高品质餐饮落地运营。

着力打造“多元融合”的文旅业态。深人实施“旅游+”行动,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休闲、乡村观光、美食体验、青少年研学深度融合,推出了“烽火岁月游”“思政研学游”等多款组合型旅游产品,开通了“海棠号”红色旅游专线,开辟了古镇古城千年古运河线路,初步形成具有淮安区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通过市场化机制,发展红色主题民宿、文创、娱乐等多元业态。目前,韩信路民宿馆、棕榈树下、老街客栈、竹巷街民宿院等正在加快建设,争取两年内全区民宿达 500间以上。红色旅游不仅提升了淮安的名气,集聚了人气,也为全区旅游业发展壮大增加了底气。

编辑:赵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