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2009/09/21  浏览量:   作者:句容市老促会 扶贫协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服务功能”。为了摸清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探索进一步促进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江苏省句容市老促会、扶贫协会历时二个多月,对全市163个村级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而详实的专题调研。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句容市老促会把这次调研作为“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共谋良策、破解难题、促进发展”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提出的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思路,虽是针对句容的实际情况所提出,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句容市老促会 扶贫协会

 

句容市是苏南经济板块中的一个后发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集体收入明显增长,呈现出喜忧并存的特点:

村级收入增长较快,但总体实力仍然不强。全市163个村级单位(含8个涉农居委会),2008年各类总收入共达9303万元,剔除财政转移支付,自创收入(下同)为7606万元,村均46.66万元,比2006年村均28.11万元增长66%,其中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8个村,占11.04%,村均148.73万元;50-100万元的有31个村,占19.02%,村均70.72万元;15-50万元的81个村,占49.69%,村均30.67万元;15万元以下的33个村,占20.25%,村均6.94万元。

收入来源多样化,但构成不够合理。2008年全市村集体收入中,经营收入54万元,仅占0.71%;发包及上交收入2560万元,占33.52%;投资收益18万元,占0.24%,其它收入4974万元,占65.53%。这里有两种收入需说明一下,一是在发包及上交收入中,有一部分是山石资源收入,现在为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采石企业已全部关闭,对今后的村集体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在其它收入中,有1400多万元是国家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款,先进村帐,再支付给农户,这种过渡性的收入不能算是村集体收入。由此可见,句容市村级集体经济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薄弱村虽有减少,但问题不容忽视。2008年集体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33个经济薄弱村,虽然比2006年的72个村减少了39个,但这33个薄弱村均收入只有6.94万元,还比200672个薄弱村村均收入7.04万元减少了0.1万元。黄梅镇北相村村集体收入只有0.6万元,是个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支书被穷日子逼得于去年初辞职不干,至今只有副书记主持工作。

 

 

  由句容市交通局投资修建的扶贫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条件。  

吴越 张庆发 徐群 摄影

村干部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

 

调查中发现,薄弱村的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除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底子太薄等原因外,村班子不够得力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我们调查的村干部中,有的年龄偏大,有的文化程度太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思想比较保守,“守摊子、混日子”;有的还存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目前,我市村干部待遇偏低,据调查,全市村级主要干部人均年报酬1万元左右,其中由市财政支付的基本报酬7000元,还有3000元年终考核工资,是“镇里开口子,村里发票子”,有的村拿不出,只好挂帐拖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如茅山镇蔡门村位于三镇(区)交界的边缘地带,远离集镇,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村两委会干部中只有1人高中文化,其余均为初中以下,缺乏市场经济意识,2008年村集体收入只有2万元,年终分配时,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补贴,还收支倒挂2万元,并拖欠村组干部报酬9万元。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上面缺乏政策性激励措施,村干部们对发展集体经济热情不高、活力不够,如黄梅镇大多数村主要干部都有自己的企业,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够热心。

还有的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有的认为“只要群众富起来就行了,集体经济好不好关系不大”,存在着“只要农民富、不怕集体空”的“重富民、轻强村”的倾向。

如白兔镇唐庄村,是全市闻名的高效农业示范村,200510月胡锦涛总书记曾亲临这里,视察了张小虎葡萄园。现在全村已发展葡萄2500多亩,出口花卉、蔬菜种子1500多亩,农民富起来了,户均年收入5万多元,但集体经济仍相当薄弱,2008年村集体收入只有4万元,成了镇江市的重点帮扶村之一,出现了“民富、村穷”的强烈反差。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培养和选配政治素质高、有开拓创业精神、发展能力强的人担任村级主要干部,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管理,把集体经济增长情况与村干部报酬、奖惩直接挂钩,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关心支持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构建稳定的村级产业和创收的长效机制

 

坚持因村而宜,发展村办企业,努力构建稳定的村级产业和创收的长效机制,这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渠道。

一是在产业项目发展上,一定要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条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三产则三产、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既不盲目乱来,也不因噎废食。可以依托各村的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村”。

二是对现有的村办企业要加强管理,不能一包了事,要尽可能“增投入、调结构、促升级、上水平、增效益”,促其越办越好。

三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盘考虑,统筹搞好村级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加强服务指导工作,重点是帮助穷村弱村规划和把握好一些量力而行的有市场销路的产业发展项目,并引导其逐步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积极探索创新,多种渠道创收

 

一是拓展和开发村级资源性资产,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属于村级集体所有的“四荒”资源,要鼓励村集体通过复垦整治,采取自营、联营、招标承包和股份合作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

二是切实保护利用好村级存量资产,确保实现保值增值。对村集体所有闲置的办公用房、旧厂房以及其它房舍等,采取对外租赁、出让、承包和参股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利用,盘活沉淀性资产。

三是对靠近集镇和城郊、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也可兴建一批厂房和门面房进行出租转让;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兴建改造农贸市场、专业市场以及发展商贸餐饮、仓储和流通服务性项目,逐步形成村级的产业和物业,构建村级创收的长效机制和永久性财源。如天王镇唐陵村与镇政府合作,利用位于老集镇和340省道交通方便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筹资600多万元兴建一个占地150多亩的苗木专业市场,既可增加集体收入,又可安置村里劳力,一举多得。

四是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村,采取以土地入股、土地和集体资产联合入股进行股份合作,以及出租、转让等多种有偿使用形式,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并确保增值。

五是加强农村劳力管理服务,扩大劳务创收。如下蜀镇裕课村,借助临港工业区开发之机,统一组织劳力搞创收,村里适当拿点服务费,实现农民、集体双得益。

 

加大政策扶持,增强村级发展活力

 

一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因为这些薄弱村少有原始资本积累,启动困难。另外在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方面,往往需要地方匹配资金,鉴于我市是经济欠发达的老区,市、镇财力有限,建议由中央和省财政负担。

二是省财政继续加大对老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并逐年提高,以帮助老区村级良性运转,2008年我市村级保障经费为村均10万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村均16.6万元的60.2%,还比苏中地区村均12.2万元低2.2万元。同时还要求对我市已关闭的村办采石企业、300多个宕口增加专项补偿资金,帮助进行复绿整治、生态开发。

三是市财政要建立“村级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并整合用好有关支农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激励发展。

四是调节利益分配,凡依法征用村有土地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的,所形成税收留给乡镇的部分,可按一定的比例,划归村级使用。村级直接招商引资的企业,其形成的税收留给地方的部分应大部分归村使用,以调动村里的积极性。

五是建议对老区新发展的村办集体企业继续给予3年内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的优惠扶持。

六是建议政府加强协调、有关部门主动配合,从金融信贷、规费减免、用地用电、项目安排和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大力支持和优惠照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对薄弱村所需发展流动资金,应增加低息或贴息贷款,并降低担保贷款的门坎。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