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湖北当阳市老区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2014/03/10  浏览量:   作者:李栋善  

  3月7日,经湖北省当阳市老促会会长办公会议决定,召开全市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老区宣传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老区宣传工作。会上,市老促会副会长聂以炳就2013年老区宣传工作情况作了通报。他说,在过去的2013年中,当阳市老区宣传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重视、支持下,老促会高举党的十八大旗帜,立足当阳老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坚持发展稳定,正面宣传,认真做好老区宣传工作,老区宣传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老区宣传报道采用稿连续四年过百篇。据统计,一年来,被各级新闻媒体共采用全市老区稿件159篇,比上年增加58篇。其中国家级媒体采用3篇,省部级采用98篇,地市级采用31篇,本市级采用25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老区建设》采用19篇,中国老区网采用42篇,红色思源网采用38篇,老区媒体用稿大幅上升。

  二是老区宣传报道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老区建设》第2期“老区人物”专栏,重点报道了庙前镇林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贵州省兴阳矿业公司总经理孙清红生在老区,不忘老区,为改变家乡面貌,无私捐款350多万元,为林桥村铺水泥路、架过河桥、建村卫生室的事迹,在读者中反响强烈。稿件先后被中国老区网、人民代表报、《扶贫与开发》、三峡日报、宜昌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采用。“革命老区淯溪镇建成湖北乡镇最大的民俗博物馆”、“当阳老区依托历史文化打造旅游三产业”、“姚基金向当阳老区希望小学捐款”、老区论坛、“请到老区问幸福”等稿件被中国老区网、红色思源网采用,点击过万人次。《三峡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当阳市老促会倾力帮扶老区群众,“三送”解民愁,赠鱼又授“渔”的报道,在社会上受到好评。这些采用的老区稿件,提高了当阳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老区建设和发展,推动了老促会工作,激发了老区干部群众建设老区、发展老区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镇处老促会积极组稿、投稿。以前,镇处老促会宣传报道工作一直比较滞后。去年,镇处老促会狠抓宣传报道工作,把订刊与投稿有机结合,发挥“笔杆子”作用,积极向媒体投稿,宣传革命老区,有庙前等8个镇处老区稿件采用实现“零”突破。

  四是利用老区“简报”,热情宣传老区。《当阳老区》是市老促会办的一份工作简报,也是一块宣传老区的重要阵地。去年,市老促会编发《当阳老区》共6期、近千份,发给团体理事及有关部门。省老促会、省扶贫基金会《简报》转发了当阳市老促会《简报》共4期,扩大了当阳老区的知名度。

  五是积极订阅《中国老区建设》,广泛宣传老区。《中国老区建设》杂志是中国老促会主办的一份全国性政治时事读物,是老区宣传的主阵地,深受社会各届及老区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市、镇处老促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采取措施,广泛动员,积极做好订阅2014年度的《中国老区建设》工作,全市共征订606份《中国老区建设》,在宜昌市县市区老促会系统居第一位,在湖北排名前位。

  由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去年,当阳市老区宣传工作得到了上级老促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10月,在中国老促会召开的全国老促会宣传工作暨《中国老区建设》创刊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当阳市老促会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淯溪、庙前、河溶、王店等四镇老促会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优秀奖。市老促会副秘书长贺大新被《中国老区建设》杂志评为优秀通讯员。11月,在湖北省老促会、省扶贫基金会武汉蔡甸经验交流会上,市老促会理事李栋善被评为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先进个人;市老促会、淯溪镇、庙前镇、河溶镇、王店镇四镇老促会被评为全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贺大新、李栋善、王洪清被评为全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获奖单位和个人总数居全省老促会系统前列。

  总结一年来的当阳老区宣传工作,主要做法和体会就是6个字,即重视、队伍、机制。 其一,重视就是宣传部、老促会高度重视老区宣传工作。宣传部把老区宣传工作纳入党的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一同安排部署。市老促会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宣传部安排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宣传大好形势,讲意见,讲要求。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一贯看重老区宣传,编采人员经常到革命老区“接地气”,采访干部群众,报道老区的新人新事新变化。老促会开展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广播电视台及时充分地进行了宣传报道。市文体局、党史办等部门也对老区宣传工作给予热情支持。老促会一贯重视老区宣传工作。1997年,当阳市老促会成立以来,历届老促会都把老区宣传工作作为老促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市老促会三届理事会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区宣传工作的意见”。老区宣传工作有分管的副会长,办公室有专人抓;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评比;会长会议经常研究老区宣传工作;凡是老促会开展的有影响的活动,都与宣传部门取得联系;宣传费用舍得投入。 其二,“队伍”就是有一支老区宣传报道队伍。市老促会聘请了一批老区通讯员,镇处老促会的秘书长是镇处的老区通讯员。这批通讯员热爱老区、热爱老区人民、热爱老区宣传报道工作,他们不管工作多忙,都能挤出时间写老区稿件,为老区宣传作贡献。庙前镇老促会副会长王洪清是街道的一个居民,年过六旬,他经常背着照像机,跋涉在老区的山间小路上,捕捉老区新闻。去年,他采写的老区稿件被媒体采用16篇,其中有4篇图片新闻被中国老区网、《人民代表报》采用。市卫生和计生局办公室主任王雪莲、市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钱敏结合本职工作,找准老区切入点,积极撰写老区稿件,各有10多篇稿件被中国老区网采用,点击率较高。市老促会理事李栋善热心老区宣传,笔耕不止,一年被媒体采用60多篇。这支队伍在老区宣传中起了骨干带头作用。 其三,“机制”就是建立激励机制。为了鼓励老区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市老促会制订了“老区宣传报道奖励办法”,按稿件采用等级,分别给予奖励,不管经费多紧张,保证一年一兑现,调动了大家写稿的积极性。

  当阳市老促会在肯定去年老区宣传报道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找到一些问题和不足:高水准的、有份量的重头稿件不多;宣传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镇处老促会宣传报道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有侍在今年的老区宣传中注重克服和解决 。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