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华容老促会有个“啃”荒人

2014/02/19  浏览量:   作者:陈庆跃 陈军  

  “连续两天没吃饭,刚拔掉输液的针头,他就昌着风雪扛起铁锹,赶到临江乡黄岭村流转的780多亩油菜地清沟排渍,这样的老板真是难得啊。”2月18日中午,在黄岭村6组油菜管理现场,组长胡际池对笔者说,铲草、起沟、挖渠,他同村民一样干,手上起了血泡。老胡说的老板就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老促会理事、段店益民农机合作社总经理周南华。

  周南华今年58岁,出生在鄂州市段店镇刘弄村,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农技员、生产队长,7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知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道理,90年代至今在华容城区经营农资,与农民、耕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担任区老促会理事。20多年来,他坚持做好农资、耕地、品种与农作物联动效益的“四连帐”,先后自己出资近10万元承包耕地对30多种农资、8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分场试验,然后将技术无偿向农户推广。经营农资笃信以诚为本,与民为良,是省市农资、工商系统的放心农资后,还帮助全市100多户贫困户通过办农资店走上了致富之路。

  “这块地多亏老周包过来种了,以前,长了一人多深野草的田地,现在一片绿,看到心里就舒服。”中湾村五径山刘湾的70多岁村民刘正树指着长得绿油油的360多亩油菜苗回忆说。

  2009年7月,周南华拿出多年积攒的40多万元钱购买了农机,并在段店镇中湾村五径山湾流转360多亩荒地种小麦,尝试着用机械耕、播、收、施肥和除虫灭病,当年小麦收成达9万多斤。随后,采取麦——豆——油——花生轮作的方式,使土壤得到明显改善,成为全区第一块农机农艺技术示范基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周南华又加大投入20多万元买机械,建仓库、培训农机和农技人员,在张湾、罗湖、四份等村流转荒滩1000多亩,实行林、粮、油种植模式,并成立段店益民农机合作社,正当他的“啃”荒梦一步一步朝前实现的时候,一场事故使他损失20多万元。那些日子,他彻夜难眠,一边筹款处理事故,一边要组织人力抢收小麦,几次晕倒在麦堆旁。“你是市区有名的农资老板,何必自找这个罪受呢。”见此情景有人劝他。

  “1000多亩土地,与280多户农户的利益相连,我不能就这样丢了不管,如果那样,你就对不起老区村民。”周南华在心里问自己。

  于是,他又上“机”了,东拼西凑10多万元买回油菜收割机,全市油菜机收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得到分管农业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是个农民,看到那一块块田地抛荒心里难受呀。”这是周南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去年4月初他又以每亩200元土地流转金与临江乡黄岭村的第一批260户农户签订了380亩土地流转合同,紧接着,他运来机械夜以继日作业,将荒芜了10多年的“草田”进行耕整,全部种植优质中稻。

  接下来老周又“啃”下300多亩荒田种上优质油菜,亩平为农户增加租金、务工收入300多元。到目前为止,周南华在全区5个乡镇“啃”荒6000多亩,并投资80多万元建成寓科技培训、农机修理、农产品储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2000余平方米农业科技园,让“啃”荒之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