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扬中市:乡村振兴背景下老区共同富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3/09/07  浏览量:   作者:扬中市老促会新坝镇分会 周元霖、张惠  来源:中国老区网

新坝镇位于扬中市西北部,下辖12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面积49.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8万人。历史上这里曾是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的前沿阵地,作为长江南北的“江心跳板”,为渡江战役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坝镇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村高质量为发展,先后创建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特色小镇,成为中国乡镇之星,是新时代老区人民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

一、以发展为主线,做大“全民共富”蛋糕

1、强健产业“筋骨”,夯实产业“基本盘”。不断放大大全集团、威腾电气等骨干企业在主导产业中的领军效应,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威腾电气、大全能源成功登陆科创板,加速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配套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将优势产能输出转变为优势品牌输出;培育扶持和成显示、苏惠乳胶等特色企业成为掌握产业链命脉的“隐形冠军”,着力培育一批细分市场“名牌”“大牌”。

2、强化链式思维,补齐产业短板。延链补链强链,发力“微笑曲线”两端。通过招引核心元器件生产制造项目,补齐工程电气“缺芯”产业短板。成功引进云企智造共享工厂项目,打破企业各自为战的旧有格局,加大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联合力度,实现工程电气智能柔性加工链条延伸;创新“智能电气+”模式,主动对接融入镇江“四群八链”产业布局,与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强链整合、产业互融。

3、强化创新思维,推进“三链”融合。通过科技兴产,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致力打造高端载体,相继建成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各1家,院士工作站6家。致力集聚高端人才,打造“雁巢HOME”青年人才俱乐部和“人才服务超市”,每月一场活动和线上线下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累计引进(入选)国家级人才17个,省“双创计划”20个,以“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前沿、以人才优势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雁模式加速形成。致力转化高新成果,整合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上海电力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载体优势资源,引导镇域内97家高新技术企业,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痛点,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入,加快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二、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全民共治”合力

1、育强“雁阵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14个村(社区)党委书记牢记使命担当,主动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能量。新坝镇通过现场观摩会、研讨会、“书记论坛”等形式,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比干劲、比实绩,以“头雁竞飞”带动“群雁齐飞”。

2、壮大“主力军”。新坝镇通过率先发布《农村党小组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村(居)民小组长管理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基层“两长”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左膀右臂”作用。同时,通过开展全员扎根活动,让18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乡村振兴、投身基层治理,尤其在富民增收、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当好“参谋长”“战斗员”,全面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干,广大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3、做强“铁堡垒”。 深入实施“铁堡垒”工程,建立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按照“哪里有难点、重点,临时党支部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全力破解在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2022年统计资料分析,新坝镇14个村(社区)中,集体经营性收入300万元以上2个,200-300万元8个,100-200万元3个,100万元以下1个,全镇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39832.4元。

三、以环境为底色,浓厚“全民共建”氛围

1、党员示范强化政治担当。“生态宜居”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大力开展“党员联户”“党群三亮”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百千万”工程,即:100名机关干部、1000名党员,联系服务10000户农户,每年带动自觉参与整治、志愿服务的群众达20000余人次。全面深化网格管理机制,层层压紧压实“一长四员”(网格长+网格员+督查员+联络员+巡查员)责任,帮助各村(社区)找“整治盲区”“沉疴顽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多措并举涵养文明乡风。引导各村(社区)搭建“村晚”大舞台,大力开展“清洁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表彰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带动群众影响群众。以人居环境整治、公共空间治理等重点工作为题材,创新编排小品、快板、舞台剧,在全镇15个村(社区)展开巡演,让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美德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的创建评比,参与率达90%以上,将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创新共融丰富整治内涵。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相结合,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与“万企联万村”活动相融合,积极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强化项目导入,以一举两得之势为发展腾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美化“双提升”。新治村与天禾公司联建将环境整治融入三江湾沿江生态旅游项目,新安村与大浪集团合作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合力打造雷公岛直达通道风景观光带。

四、以普惠为主旨,分好“全民共享”成果

1、创新探路“节庆经济”,全面深化农文旅融合成效。为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难题,新坝镇积极探路“节庆经济”,立足于高效农业产业基础,举办扬中新坝枇杷文旅节,打开高效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各类农产品销售突破400万元。打造“一湾一路一群落”旅游路线。统筹兼顾各村(社区)资源条件与交通便利程度等多种因素,从全镇合理推进一体化规划和综合配置,打造一条便捷、成熟、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线路。

2、探索承接政府性服务项目,激发村集体经济新活力。原先新坝镇部分道路养护以及河道、绿化等由大航集团等单位承包,年费用6万元/公里,但由于工作人员少、养管里程长、管养护多头管理,导致成本高、效率低,甚至频繁出现养管不及时的问题。探索政府性服务项目试点,将道路养护工作交由村(社区)管护,一方面增强村(社区)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带动村民就业;另一方面,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目前在红联村、立新村进行试点,村集体可实现增收近20万元/年,带动约30名村民就业。

3、因村制宜谋划“三大片区”,蹚出特色发展新路。一是工业集中区,发力村企合作共赢。通过市场运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争取企业外包服务,由村(社区)统筹运营,吸附村民参与,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优势,积极申报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示范区。与江苏大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开辟专属试验田建造7个大棚种植韭菜和丝瓜,专供江苏大学食堂,并作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面向江苏大学全体学生开设新农村体验与劳动实践课程。三是沿江高效农业试验区,做好强村辐射带动。五一村、丰乐村、向阳村等位居长江边,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千余亩良田,主要从事农林畜牧种养殖。新坝镇在沿江村建设高效农业后备生产基地,形成农产品后,借助立新村初具名气的“立新梓阳”等品牌销售,实现2-3倍收入增长。

4、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打造乡村文明实践新高地。共同富裕,文化先行。一体化打造以陈履生博物馆群为龙头的中国乡村博物馆群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修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宗教文化资源,结合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社区艺术节、广场文艺、“三送”工程(送书、送戏、送电影)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5、暖心服务弱势群体,打造社会保障先进典型。全面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步伐,以高质量的社会保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办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针对村域内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积极开展助老送餐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有7个村(社区)为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每月为老人们开设一天的服务日,提供免费修脚、理发、集中观看表演等服务。开设康复中心、活动室,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