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 浏览量: 作者:顾长清 来源:中国老区网
老区盐城,今天建设得如此美丽,是“盐阜儿女心向党”的最好凭证。
他们立足本职,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智慧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我所作出的努力,就是运用我的特长,宣传老区六十多年,讴歌老区人和事,见证老区换新貌,使建设老区的精神和实绩深入人心。
我今年85岁,是上世纪的1960年开始业余新闻写作的。前几年只是小打小敲,到1969年正式调入射阳县委宣传部搞专职报道,我的稿件便连连登上了全国的报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建设老区有关。在报道过的400多个人物中,有许多是老区建设的先锋楷模。
李本云是我报道的第一个人物。他是四川阆中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经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参加过大小战役24次,身负重伤12处,最后任职为营长。1947年在盐城保卫战中负重伤,再也不能随部队行动,领导决定把他留在射阳县合德镇休养。他拒绝住在镇上享福,而一定要居住在农村,再为建设农村出力发光。于是,便落户在罾塘村。在村里他不仅协助村干部一道工作,而且还坚持参加劳动,群众劝他说:“老营长,你是有功之臣,何必这样找苦吃。”他坚定地回答说:“一个人活着光想着自己,太没有意思了,只有把自己交给党和人民才值得。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奋斗终身。”我把他的事迹整理成稿件两次登上了《新华日报》。一面激起千层浪,尔后射阳更是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了他的革命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射阳人民建设老区积极性。
新潮九队是建设老区的样板。1957年从参加淮海战役回乡任职的生产队长巴一恺,针对境内土地鸡零狗碎、高低不一,旱涝难解的状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带领群众勒紧裤带,肩挑车推,顶寒风,冒冻雪,苦干三年六个冬春,硬是将37个烧盐高墩、188条小沟、36个柴塘平整成沟河配套的标准条田。随后,他又带领群众不断改良和反复比对种植,终在兔子不拉屎的盐碱滩上开创了亩产粮食突破500公斤、皮棉突破50公斤的新记录。成了华东地区的高产典型。1961年巴一恺出席了国家在华东地区召开的农先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我配合《解放日报》记者写了《学老巴,种棉花》的通讯登上了报纸。
这使巴一恺受到了极大地鼓舞,他又认真总结,大搞科学种田,采用麦子、玉米、山芋套种,摸索出了“旱三熟”的种植方法,使产量逐年增长,到1970年,实现了旱谷亩产一吨粮,成了盐城乃至华东地区的一面旱谷高产红旗。1978年巴一恺,被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79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我对新潮九队的宣传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吃住在那里,每个群众都与我打得火热。每当队里出现新的实绩,我能及时报道出去,稿子多次在省、市报纸的显著位置上刊载,还发了新华社的通稿。使巴一恺的创业精神成了盐城人民大力建设老区的榜样。
射阳地处黄海之滨,有滩涂一百多万亩,开发滩涂是射阳建设老区的重要特色。自1985年,县里吹响了开发滩涂的号角以后,内地的群众立即掀起了投身开发滩涂的热潮。他们顶海风、喝咸水、住工棚,照样笑容满面;他们挑土方、捞水草,日夜不分;他们遇风浪、历艰辛、遭失败,毫不气馁。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于建成了农副工商渔全面发展的宝地。建立了开个镇级开发区和全国的中心渔港。
开始向滩涂进军,我正在县委宣传部搞新闻报道。因此,我自然地成了报道滩涂的第一人。
一次又一次从县城骑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滩涂上采访。到了滩涂又一户一户地访问落户群众,一天要骑自行车上百里。一天,县里的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为了拍些落户群众的照片,主动对我说:“我有摩托车,我用摩托车带你一起去采访。”我很高兴地同他一起去了。谁知,到了滩涂,他的摩托车坏了,那里又没车行,两人只好拖着摩托车回家,弄得精疲力尽,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到家。
我认为:“县委、县政府如此重视滩涂开发,我不把这一重大的典型报道出去,就是严重的失职。”吃的苦再多再大,我也忍受住。经努力,写了一大批稿件,仅上《新华日报》的就有15篇。如《唤醒沉睡的滩涂》、《黄海之滨的闯滩人》、《百里海滩落户地》、《春风又绿芦苇滩》、《黄海滩头鱼鸭套养图》等。
在射阳县委宣传部的21年,我除写稿,还把培养通讯员作为自己的职责,采用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分片会办、和通讯员一起写稿等多种方法进行,经验在《新华日报》的内部刊物介绍。为有个完整的教材,我编写《新闻写作入门》一书,两次印了8000册,通俗易懂,到嘴到肚,深受通讯员欢迎。他们通过学习,又成了宣传老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段时期,射阳成了闻名全国的“投稿大县”,新闻宣传使得老区射阳蜚声全国。
1990年1月从宣传部调任县总工会任副主席,我就把写稿的重心转移到宣传工业战线上,又使我在宣传老区建设中扩大了视野,增加了广泛性。写厂长、写工厂、写工会主席、写工人,展视他们在老区建设中的风采。因成绩斐然,我除了原来就是《新华日报》的优秀通讯员,又成了《江苏工人报》的骨干通讯员,报社领导和我县工会领导协商,召集全省的知名通讯员来我们这里开了经验交流会。
1997年退休以后,我做到了退而不休,继续为宣传老区出力,而且取得的成绩比退休前还大。
1999年,我牵头成立了射阳老新闻协会,组织30名搞过新闻报道的老同志,为宣传老区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发挥余热。在撰写大量稿件的基础上,出了两本载入射阳史册的报告文学集。一本是《鹤乡楷模》,一本是《鹤乡飞出金凤凰》。
《鹤乡楷模》写了44名劳动模范。他们是建设老区的功臣,宣传了他们的事迹,就是号召人们为继续建设老区作更大的贡献。
《鹤乡飞出金凤凰》写了36个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员。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是从老区中走出去的能人,他们在外创业中不只自己发了大财,而且拿出部分资金赞助家乡,支持老区建设。
射阳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对我作出的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2005年,射阳县人民政府表彰我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9年,县委为我召开“从事新闻写作50年座谈会”,邀请省、市新闻单位领导和盐城市各县(市、区)老新闻代表参加会议;2013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我为“十佳”服务明星;在去年建党100周年前夕,盐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颂党恩、感党情、助力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评我为“正能量之星”,使我这个高龄老人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