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他把全部家当投在山沟沟里 亏了2000万换来农民增收1.7亿

2017/09/11  浏览量:   作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调研组  

张华(右二)在养羊场慰问困难职工。 刘正厚摄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调研组

  日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调研甘肃庆阳精准扶贫。自调研组到达庆阳开始,当地党员干部、贫困群众便异口同声地不断提到“张华”这个名字。张华何许人也?一个人、一家企业能在扶贫攻坚中做些什么?张华的精准扶贫实践对全国扶贫攻坚有哪些借鉴意义?本报特将调研组调查报告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要见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真不容易,调研组是到庆阳的第二天才见到他的。这是一位典型的庆阳汉子,一米八的个头,长得五大三粗,黝黑的脸上透着刚毅和自信。他没有和我们说几句话,就又跑去处理一个养羊场的问题了。县里和乡镇的同志说,张华就是这么个大忙人,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整天在他那几十个鸡场、羊场跑来跑去。

  亏了2000万元,

  换来农民增收1.7亿元,值!

  张华出生在庆阳市镇原县马渠乡赵渠村,从小家境贫寒。13岁那年,他辍学跑到外地闯荡,从镇原徒步到宁夏,从宁夏到内蒙古再到陕西……改革开放的阳光终于沐浴到这个穷孩子的身上。从下井给别人挖煤到逐渐自己办企业,几年下来,张华富了。

  2009年,张华回镇原探亲。走在儿时到过的崎岖小路上,看到乡亲们从早忙到晚,仍然生活清苦,张华鼻子酸了:外面的世界都在变化,我的家乡怎么还这样呀?张华想,我现在有了钱,不能让乡亲们再过穷日子了。于是,他先后拿出1亿元,给家乡修了路、建了学校,甚至还为乡亲们购置了崭新的家具、厨具等生活用品。办完这些事,在离开家乡时,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时隔两年,张华再次回乡,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急如焚:两年前修的公路已经坑坑洼洼;学校是建了,可不少学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当年资助贫困户的钱,有的因治病或还债,都用完了。张华坐在山坡上反复想:我这样撒钱能让家乡富起来吗?

  后来,张华想明白了:只有产业脱贫,才能长久脱贫。可要建立产业,建什么好呢?这里一没有原材料,二没有产业工人,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连续几天,张华在家乡的山沟里徘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突然间,他被山坡上一小块玉米地和远处一块苜蓿地吸引住了。“玉米!苜蓿!”张华惊喜地跳起来:谁说庆阳没有资源,这不是资源吗?如果增加玉米种植,用玉米养鸡;如果恢复种植苜蓿,用苜蓿养羊,不就是农牧产业吗?张华连走带跑赶回县城,把这一想法告诉与他一起来庆阳的几个朋友。结果,大家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现在食品市场上鸡肉、羊肉供大于求,你在这荒山野岭上养鸡、养羊,送出山谁要?搞不好把钱投进去连本都收不回。

  张华说,先别下结论,了解了解再说。他带上人,先后去了福建、山东,又奔赴巴基斯坦、沙特、也门、美国等多个国家。一路走下来,张华高兴了:就整个鸡、羊肉市场看,的确供大于求;但优质品牌鸡、羊肉却供不应求。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都在到处寻找优质货源。

  回到庆阳,张华高兴得几夜未眠。他和同事挑灯夜战,制定规划,联系良种,招募工人。2012年5月份,以建设3600万只肉鸡的全产业链项目首先在镇原破土动工。到当年年底,镇原共建成29个养鸡场,同时建成种鸡场、鸡苗孵化中心、肉鸡屠宰厂、饲料厂、有机肥厂。当年,肉鸡进栏800万羽,出栏并屠宰760万羽。

  2013年年初,一张财务报表摆到了张华的办公桌上:半年来,张华共投资5.5亿元,不仅未赢利,反而亏损2000万元。张华把财务总监叫来:“你还得给我另一个数字,我通过这半年投入带动当地农民收入了多少?有多少贫困户脱贫了?”两天后材料报来了:肉鸡养殖流转荒山荒坡3200亩,每亩500元,农民年增收160万元;种苜蓿和玉米12万亩,农民年增收1.37亿元;带动运输等各个加工环节,农民人均增收2880元;吸收贫困户150余人到鸡场当工人,人均增加收入5400元。上述加在一起,这半年庆阳农民养鸡收入1.73亿元。张华开怀大笑了:我用亏损2000万元换来农民收入1.7亿多元,太值得了。干对了,继续干,下一步养羊!

  六条腿往前跑,

  越跑越欢,越跑越快

  张华引进的是繁衍、生长在江苏太湖一带的湖羊,它好静,肉质嫩,无膻味,适合圈养。一只湖羊从出生到出栏,大约四个半月,体重就能达到80斤。张华在西峰、镇原、环县、庆城等地陆续建起了种羊繁育场、标准化羊舍、屠宰加工生产线。经过3年建设,到2016年年底,张华在庆阳共投资20亿元,建成养鸡、养羊场39个,饲养白羽肉鸡4550万羽,羊3.5万只。张华调侃道,我这是左手抓鸡,右手牵羊,与乡亲们一起走脱贫路、致富道。张华说,别小看鸡和羊,鸡两条腿,羊四条腿,加起来六条腿,“跑”起来可快了。

  第一条腿,土地流转。张华养鸡、养羊的场站全部建在荒山荒坡。这些荒山荒坡虽然划归到各户,但多数种不了庄稼,育林育草几年内也没有经济效益。张华从贫困户手中以每亩年租金500元租来这些荒山荒坡,这对贫困户来说是额外收入。目前,张华已从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4300亩,涉及1500户,户均通过土地流转增收1500元左右。

  第二条腿,进场当工人。鸡羊养殖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肉食加工需要众多的工人。张华开办了业务培训班,从本地区优先挑选贫困劳动力,组织他们学习养殖种植和加工知识,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岗位。这些人进入企业后,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年收入约4万元。

  第三条腿,吸引打工者回流。庆阳有不少年轻人到外地打工,张华了解了一下,这些打工者在外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除了租房、吃饭,所剩无几。张华告诉同事,凡属于贫困户在外打工的,只要愿意回来,都要。张华给出的最低工资为3000元,管吃管住管路费,还上保险。只要到中盛做工,一年的净收入就是四五万元。

  第四条腿,高价收购饲草料。张华饲养鸡羊,全部用的是当地玉米、苜蓿和玉米秆。农民的玉米秆,公司有多少收多少,玉米,公司也是全部收购,而且每斤高于市场价0.15元。仅2016年,庆阳市农民从种苜蓿中增加收入24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

  第五条腿,把企业产业链上的部分环节交给农民,让他们增加收入。在养殖环节,张华已经在不少村庄建立养羊合作社,提供种羊、技术、防疫、饲料,并全部收购。合作社养殖一只繁育母羊,农民就能从张华那里得到1000元。对于饲料运输和产品运输环节,张华则全部交给当地农民,由农民成立的运输车队负责运输。2016年,运输车队累计运输货物20余万吨、1万车次,参与运输的经营者400余人,增加收入4000万元,人均10万元以上。

  第六条腿,无偿赠送有机肥料。庆阳的苹果是庆阳拳头产品,但随着品种的退化和土壤肥力缺失,使得苹果口感不好,产量不高。张华每年养鸡养羊产生的粪肥,是改良土壤、提高苹果质量和产量的有机肥料,他把这些肥料免费赠送给周边县区1000多户果农,使每户减少化肥支出1800元,果农每亩收入增加3000元。

  六条腿往前跑,越跑越欢,越跑越快。张华用六条腿,带动了庆阳的千家万户。据庆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庆阳共有七县一区,其中镇原、宁县、合水、华池、环县五县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张华养鸡、养羊已遍布庆阳的大部分贫困县。仅镇原一县,截至去年,张华通过养鸡、养羊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约10亿元,若加上其他几个县,共计增收20亿元左右。难得张华乐滋滋地说:“这几年的汗没白流,这几年的苦没白受。”

  授人以鸡,不如授人以技

  授人以羊,不如授人以养

  庆阳共有26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23.36万人,这是庆阳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得知这个数字后,张华说,我带上鸡、牵着羊,参加到这“最后一公里”的扶贫攻坚中来。

  调研组来到镇原县中盛华美羊业公司的时候,正是工人交接班的时间。几名工人一起聚到会议室,向调研组介绍他们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被扶贫的情况。43岁的郭菊萍有3个孩子,母亲80多岁,全年全家的收入不到3000元。看到她家这么穷,张华把他们夫妇两人招进厂,每人每月3000多元,管吃管住。她说,我真没想到,我家一年有7万元的收入。刘晓梅一家4口,爷爷有病,两个孩子一个患病,过去她一年收入不到3000元,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卖了,全部用在给老人和孩子看病上,东借西借也没人借给她钱了。这时她到中盛当工人,每月收入3000多元,上班之后就再也不用借钱了,而且去年还破天荒地存了3万元,80多岁的爷爷一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高兴得合不拢嘴。像这样的事例,调研组一路上听到不少。

  张华经常对公司人员说,授人以鸡,不如授人以技;授人以羊,不如授人以养。中盛发展再大,能直接进厂当工人的也不到10000人。只有分散养殖和技术传播,让几十万农民在中盛这个产业链上就业,才能让他们发展。于是,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肉鸡养殖模式和“公司+贫困户”散养鸡养殖模式。公司从现有的46万平方米肉鸡养殖鸡舍中拿出25万平方米,成立100个养殖专业合作社,“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配送、鸡舍统一修建、防疫统一标准、肉鸡统一回收”,带动2500余户贫困户年纯收入2万元至3万元。开始建设羊产业后,张华把3.5万只种羊中的1.3万只分散到贫困户手中,让他们参与养殖。贫困户只要确保羊长到80斤左右,公司就统一收回。算下来贫困户养一只羊,四个半月就可以有1100元的净收益。为了不让贫困户亏损,他2014年给贫困户养鸡场定的规矩是1次定价5年保底。2年后,每只鸡苗从2.75元跌倒0.5元左右,每只毛鸡从4.5元跌到3元左右,但张华一直按照当初约定的价格收购。

  对张华在庆阳养鸡养羊,很多人不理解。有的说,张华太傻,放着在内地回报很高的企业不做,跑到荒山荒坡去搞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的农牧业,陷进去就很难拔出来。有的说,一个民营企业家,有钱捐一点就行了,何必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山里。听到这些,张华一笑了之。他说,“人各有志,追求不同。我从小受尽了苦,尝到了饿肚子的滋味。现在手中有了些钱,为什么不做些积德行善的事?人民币之所以叫人民币,就因为它来于人民、用于人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会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