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为留守孩子办所学校

2014/03/26  浏览量:   作者:蔡盛  

  走进泾县英特学校,校长朱欢喜正与学生们进行英语口语情景对话。“我一直希望能办一所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学校,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现在,我的学校90%都是留守孩子,我已梦想成真。 ”朱欢喜说。

  朱欢喜创办的学校,位于皖南革命老区泾县青弋江畔,是宣城市唯一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民办寄宿制学校,解决了许多留守孩子吃饭、看护和课业辅导的难题。

  办学前,朱欢喜曾是捧着“铁饭碗”的泾县中学英语教师。2004年“五一节”回老家的经历,让她打定了为留守孩子办学校的主意,“在老家时,好多孩子围着我刨根问底,求知若渴。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到学校要翻山越岭走十几里山路,上学太难了,父母又不在身边,他们平常有什么不懂的想找个人请教也不容易。 ”这年9月,朱欢喜毅然辞职,租用县郊一所废弃的小学校舍开始办学校。缺教师、缺资金、缺设施,办学投入像个“无底洞”很快吸空了朱欢喜的腰包,吓跑了其他几名股东。朱欢喜没有退缩,她找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动员亲朋好友借款、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总算把学校建了起来。

  留守孩子缺少亲情关爱,朱欢喜发动全体老师一起,每人结对帮扶4至5名孩子,呵护孩子成长。学校开通了25部亲情电话,请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来校办讲座,联系高校学生来校支教,创办文苑阁文学社,举办艺术节,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活动,开办美术、书法、舞蹈、跆拳道等兴趣班……让校园生活忙碌而充实。

  在校园建设和管理上,朱欢喜也注重植入“家”的理念,把校园打造成孩子们的乐园。在校孩子回家有教师接送,生病了有教师陪护;学校食堂不搞承包,而是自聘专业厨师,粮油定点采购,饭菜不过夜;每个学生寝室都配有空调、卫生间,被子勤洗勤换,冷热水保障到位;投入50多万元建设“书香苑”,成为孩子们读书、休闲、聊天的好去处。留守儿童之家、阳光少年文化长廊、微机室、图书馆、周末影院、健身广场、形体房、乒乓球室等场所和设施一应俱全。

  高中部的恽星彤同学家境困难,他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恽星彤入校后,朱欢喜主动当起他的“爱心妈妈”,从初二起承担了他的学费、伙食费。在朱欢喜的关爱和帮助下,恽星彤很快融入校园生活,学业也进步很快,在华东赛区abc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得金奖。父母离异的小建军与朱欢喜结对后,很快走出孤独,后来被《春风化雨》电影剧组选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明星”。朱欢喜还把学校10%左右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设立励志奖学金、特困学生资助金、为家庭困难孩子提供500-5000元不等的费用减免,向山区贫困学子敞开求学大门,让一届又一届的困难学生从中受益。

  如今,朱欢喜创办的英特学校荣获“宣城市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宣城市优秀民办学校”等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获得“省巾帼创业之星”“宣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当选为省第十一次妇代会代表。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