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周永珍:用良心称起一个“孝”字

2014/02/27  浏览量:   作者:陈庆跃 陈喜地 张中原  

  “哒哒,……”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大桥牌”缝纫机有节奏地转着,那很久未闻的缝纫机声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华容商品大世界一间6平方米裁缝店传出,店内年近七旬的老师傅带着老花眼镜正忙着走线。他就是湖北省鄂州市段店镇庄屋村9组村民万兴楼。

  “万师傅的老伴周婆婆真不容易,一年365年每天料理老母亲干干净净,自己还抽空到小区打扫卫生,还要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有空又种种菜,10多年了啊,真是个讲良心的人。”正在裁缝店对面手摇取水机旁取水的张婆婆抢着说。

  80年代初期,万兴楼、周永珍夫妇带着年迈的李姣容老人来到华容集镇上做生意,万师傅凭着自己的缝纫技术先是在武汉打了几年工,后来年纪大了就回到华容镇上在商品大世界内开了一家裁缝店,当时,周永珍靠种菜,卖菜赚点零花钱来贴补家用。由于万师傅忙于店里生意,加之身体欠佳,她的唯一的弟弟远在广州,照顾李姣容的重担就落在周永珍一人身上。那些年,周永珍可说是家里家外一肩挑,特别是照顾老母亲,细致入徽,老人一日三餐喜欢吃什么样的饮食,她不厌其烦去做,就连老人喜欢穿什么颜色、花形的衣服也尽力做到,时常利用空时间扶着老人到街上,商店转一转,到附近唱老戏场所听听老戏,让老人生活得很愉快。

  谁知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2002年农历腊月24日,做完80岁生日10多天的周永珍老母亲突然患脑血栓,经及时抢救抢回一条命,但落下了右半身瘫痪,从此卧床不起,吃、喝、拉都得有人帮忙。周永珍就在商品大世界二楼一房几平方米的房间放上一张窄床,昼夜陪着老母亲,有时遇事外出几个小时,就给万兴楼仔细交待:一个小时内给老人翻翻身,随后一个小时又给老人手脚按摩。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有时还会出现不良情况。2008年冬天,正值大雪纷飞之际,天气格外寒冷,老人突然连续31天没进食,整天晕迷不醒,仿佛“植物人”。此时,姊妹俩和老万夜以继日轮流守候,先是用棉花球沾水一点一点往嘴上抹白开水,后又沾糖水、蜂蜜水一滴一滴往口里喂,一周后,老人有点知觉就一口口地喂清淡的蛋花,就这样,经过一番精心照料,老人慢慢恢复健康。这期间,周永珍总是与远在广州的弟弟联系,让他想方设法为老母亲买治病的药、适合中风病人食用的食品和蜂蜜等,一连8年弟弟按照姐姐的嘱咐从未间断。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周永珍用她的点滴行动诠释了它的含义。几十年来,万兴楼、周永珍两位老人传承着“凭良心为人做事”的家训,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家人。10多年间,周永珍每餐给老母亲煮新鲜米饭,有时鸡蛋加面条。自己经常吃剩饭,梳头、洗头、剪头、剪指甲、翻身、擦身,每件事亲力亲为。商品大世界二楼没有水管,用水还得到一楼手摇取水机取消,往返40多步台阶。每天周永珍要洗一次衣服和被单,有时一天要洗两三次订单。走进那间整洁而朴素的老人卧室,各种食品、物品摆放整齐,个个杆上挂着的六床白色床单没有一点污渍,也闻不到一点异味,室外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实,她自己也是疾病缠身,胃痛、颈椎病、风湿等,还有家里买油、买米、换煤气都是她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万兴楼说,一次,周永珍从小区打扫室卫生赶到家里照顾老母亲,刚走到一楼的第二步台阶,突然一阵心慌,呕吐不止,头发晕,眼发花,当时瘫坐在台阶上。邻居们发现后劝她回去休息,她说,“那怎么行呢,老母亲还等着我去照料哩。”在台阶上坐了10多分钟,身体稍有好转,又带病去做她的“良心事”。还有一次晚上,周永珍提着开水瓶准备到集镇买鸡蛋,不慎在路边堆放的杂物地摔倒,脸上被划出口子鲜血直流,一位姓刘的熟人见此情景,连忙扶到家里擦洗,一连10多天,她一边治疗伤口,一边每天照常照顾老母亲。周永珍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良心称起道德和家风,在她的带动下,这些年,她的老伴、女儿、女婿,甚至连读初一的孙子都加入到照顾老人的队伍中来。

  此前,曾有一位医生告诉他们,老人半身瘫痪、肌肉萎缩,生命最多也只能延续两至三年,一度还劝他们为老人准备后事。但是时至今日,有周永珍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不但没有恶化,反而稳定了许多。虽然神志有时不清,但是面色红润。“不管年纪多大,我始终是母亲的女儿,照料她是我的责任,更是一个人的良心”。周家珍说。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