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最美志愿者许惠彬:一辈子做志愿者

2014/01/06  浏览量:   作者:方圳鑫 沈乾生  

  日前,在诏安县供电公司,笔者见到了刚从抢修现场回来的配电抢修班班长许惠彬,头戴一顶安全帽,肩背一个鼓鼓囊囊的电工包。

  陪伴许惠彬走遍山村小径、街头巷尾的电工包里,总是装着4块电池。因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都得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虽在供电公司上班,却很少有时间给手机充电,所以他特意为手机配了4块电池。“辖区内数百台变压器、线路的分布、运行情况和涉及的用户等,我都一清二楚。”工作20多年,许惠彬以过硬

  的技术创下了“零违章、零事故、保质量”的纪录。

  热心公益事业的许惠彬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投身各种志愿活动。他总是说:“我要一辈子做志愿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一个抢险救急的志愿者

  2008年春节前夕,闽西北遭受历史罕见的冰灾重创,许惠彬主动请缨参与支援建宁抗冰抢险保供电工作,并担负起修复重要线路10千伏武调支线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在参加抗冰的13天时间里,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脚踩覆冰,跋涉在崎岖的“冰山”上,指导施工人员想方设法修复受损线路,监督安全施工,最终提前6天完成了9.1公里长的武调支线的修复任务,为灾区群众送去了光明和温暖。

  同年7月,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前夕,许惠彬又主动报名,在接受组织上的严格考核后,成为赴京参加奥运保供电的一名技术员。在70个难忘的日子里,与其他同事一道坚持巡视在比赛场馆外60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和180多座铁塔等设备之间,用心巡查,不放过一个隐患,保证了比赛场馆的供电畅通,圆满完成了奥运保电任务。

  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在许惠彬的抢修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有困难,一定要及时提供帮助!这是许惠彬当抢修班班长后向班里成员提出的要求。10多年过去了,许惠彬一直带领着他的团队成员长期帮扶20多位空巢老人。

  “这些年多亏了这孩子,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平常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说到许惠彬,空巢老人陈育兰感动得流

  下眼泪。陈育兰女士,早年丧偶,只有一个儿子,长期在外打工。10多年前许惠彬在抄表时偶然认识了陈女士,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许惠彬义无反顾地照顾起了这位孤独的老人,除了经常抽空买些生活必需品到老人家中嘘寒问暖,帮助料理家务,逢年过节还给老人送红包、买新衣、送年货。

  许惠彬的岳父是一名村医,村里老人有什么病痛都会到他家看病,对那些贫困孤寡老人,他岳父总是免去他们的医药费。这对许惠彬的触动很大。在岳父的感染下,许惠彬也加入帮助孤寡老人的行列。此后,许惠彬每次到岳父家串门,总会去看一看村里的老人,用微薄的工资买些日常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一坚持就是19年。

  一位热心助人的父亲

  许惠彬的妻子陈少珊早年毕业于厦门旅游学校,曾在一家三资企业当出纳,1996年她的工资有500多元,是丈夫的2倍多。由于丈夫实在太忙,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陈少珊辞去了工作。

  女儿生病发高烧,许惠彬从不在身边;女儿大肠叠小肠,许惠彬正巧在边远山区巡查;妻子摔破右

  边脸,皮肉掀开了一大块,上唇从中间裂开,他又在外地抢修受损线路……说起这些,陈少珊难掩心中的委屈。但是在丈夫的带动下,她跟着走进了空巢老人的家,和许惠彬一样帮助孤寡老人,也从中找到了快乐。

  许惠彬的女儿小许说,从小自己身体就不好,但是父亲根本没时间照顾过她,也没参加过她学校举办的家长会。但是2006年的一次风暴,改变了女儿对父亲的看法。那天家里遭水淹,许惠彬忙,不在家,眼看冰箱就要被淹了,母女俩根本就扛不动,这时邻居出现了。邻居说:“平时我们家里用电出现什么问题,不管多晚,惠彬都过来帮我们处理,现在他不在家,我们过来帮忙是应该的。”

  因为缺少与父亲的沟通,小许不善于对父亲表达自己的关心,但在内心深处,她还是很仰慕自己的父亲。她曾写过这样一篇作文——《我有一位爱帮助人的父亲》。

  图为许惠彬(左)正在检查供电设备。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