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一个80后的油画梦想

2013/12/25  浏览量:   作者:薛玉娟 肖月清  

  近日,走进安远县县城某画廊,琳琅满目的油画作品令人应接不暇,栩栩如生的人物、风光旖旎的塞外风景、浪花飞溅的黄河瀑布、秀美的小桥流水人家,仿佛走进了一个画的世界。在画廊的一角,笔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学生作画的负责人钟晓辉,虽然只有26岁,但他没有同龄人的稚嫩,显得更为成熟稳重。

  2003年,刚从安远职校油画班毕业的钟晓辉才16岁,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他来到了福建省厦门市,在一家公司画艺部找到了一份学徒的工作,在职校2年的学习经验让他有了一定的绘画功底,但还达不到画工的水平,勤奋好学的他便从学徒做起,虚心学习。

  绘画的道路并不像钟晓辉想象得这么顺利,虽然他夜以继日地临摹、练习,向老画工学习请教,但是画稿成品率仍然很低,大量画稿只能当作练习稿被搁置。第一年,他的成品画少,也没有多少订单,只能靠公司开发部分发的少量订单维持生计。经过了三年漫长的学习,他已经从学徒转成了画工,画作的成稿率高,也有了一定的客户,能独立接单生产。作为画工,钟晓辉在公司又干了三年,许多客户很喜欢他的画。他也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展会,捕捉国外最新题材、画法、色彩,充实自己。

  随着客户下的订单越来越多,经常这批没有完成,新的订单又来了,这让他犯起了难。为何不让母校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帮忙画?这样既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也为母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平台,一个回乡创业的想法油然而生。

  2009年,他与几个画友一同回到家乡安远,联系到母校领导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学校的领导拍手叫好,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学校的办学,还能将教学与市场对接,当即拍板合作。同时,他了解到了另一个情况:由于家长对绘画的误解和投资商的撤离等种种原因,原有的油画班停办了。

  面对这一事实,钟晓辉没有退缩,年轻的他带着创业的梦想,决定从零起步。为了推广办班,钟晓辉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画友谋划走起了基层路线,带上一批精美的油画作品和亚麻布、颜料、画笔、松节油等绘画工具,乘着圩日到圩镇“赶集”办画展,现场作画、推介、招生。“画得很逼真也很漂亮,但画的画拿去卖,能有几个人要?”“画画就是不务正业,还谈什么职业?”面对家长的疑问,他们耐心细致地做起了解释工作。全县18个乡镇走下来,他们只招了8个学生。

  生源虽然少,但他们却没有放弃,2009年9月,油画班如期开班。得益于老师的辛勤和学生的勤奋,学生从打线条、素描、色彩起步,然后转战油画逐步练习,学生的绘画技艺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并逐步提升。一些绘画天赋高,领悟能力好的学生逐渐能够完成画作,经过老师的简单修改便达到了成稿的要求。

  其间,安远县委、县政府了解到安远职校油画班的发展状况,到深圳大芬油画村、福建海昌等地进行市场考察,积极扶持钟晓辉等人发展油画产业,在县里的宣传和推介下,油画班的学生数量增加至70余人,并得以在职业技术学校临街的门店上设立工作室和门市展厅以发展内销。

  随着学生绘画技术的提升,老师们开始对画作进行流水线生产,一批画可以分色块、分不同物体、背景由多个人同时完成,熟练产生效率。技术娴熟的学生也成了半个老师,可以指导新生学习、修改作品,提高成稿率。他们成立的饰佳画艺已经与福建厦门市希亚图艺术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如今,26岁钟晓辉穿梭于厦门、深圳等城市,专门负责联系订单,把握市场。前进脚步并没有因为短期的成功而停滞,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钟晓辉信心满满地说:“油画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油画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加快本土油画创作人才的培训工作,扎根安远创办自己的艺术品公司,辐射周边地区,延伸出一条创作油画和行画油画共同发展的模式,创作出更多充满客家文化特色的优秀画作,为建设美丽新安远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