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中央苏区史的“业余研究生”

2013/05/09  浏览量:   作者:杨怿华 钟李荣  

  十几年业余研究中央苏区史,不在其位谋其“政”,业余撰写上百篇有关苏区史的文章,说他快成了中央苏区史研究的专家,他摆着手说:“可不敢这么说,业余爱好而已。”

  这个业余研究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生”叫汪鹏程。来赣州市中心城区工作20多年了,他仍然乡音未改,操着一口浓重寻乌口音,看上去,就是一个专注的人。

  5月6日,见到汪鹏程时,他对记者说,自己搞点学术研究是出自对红色历史的敬仰之情。这个与革命烈士古柏同乡的汪鹏程,从小就熟知红色年代的革命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瑞金上学时期更是与苏区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书时,我多次参观中央苏区旧址群,每次都感触很大,可说是震撼心灵,那时候就一直想了解中央苏区史的全景并试图研究它。但我还是个学生,这个想法只能是美好的梦想。”汪鹏程告诉记者,在瑞金他见过很多老红军和红色古迹,每每聆听老红军谈起那段峥嵘历史,总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革命胜利的骄傲和自豪。他说,如今烽火岁月远去,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不能变成一句空话,自己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调查有关资料。

  走旧居,访故地。近20年业余理论研究,没有资料,没有科研经费,研究条件艰苦,汪鹏程坚持在工作之余,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多次出席全国学术会议,获奖的论文数量不少。他在机关、科研等单位工作过,但都与苏区史研究无关。去年国家部委联合调研,他为调研组提供了第一手关于苏区历史和现状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他创作的红色文学(诗词、散文等)登载在各级报刊上,4次获得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奖项。

  “我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把我了解的苏区历史告诉更多人。”汪鹏程说,多年来,自己写的有关苏区的文章大多零零碎碎,希望可以整编成册,也算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包烟,一杯茶,陪伴着他的业余研究和创作,虽然寂寞,汪鹏程却乐在其中。

  “我是一个平凡人,平凡人也可以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做点贡献。苏区精神是实现中国梦‘赣州篇章’的强大力量,能为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是我的莫大荣幸!”汪鹏程笑着调侃了一下自己,“这是我的心里话。”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