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苏区精神的讴歌者

2013/04/16  浏览量:   作者:魏桥星  

  巅峰作《八子参军》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说到《八子参军》就不得不提该做背后的人物——温何根。从《红井水》到《八子参军》,三十多年间发表和演出他创作的大型戏剧、影视剧、广播剧23部,出版社出版的著作12部,国家级发表和宣读的论文20篇,省级宣读以及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21篇。

  如今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华大地再次唱响他的红色经典作品《八子参军》。这部红色经典从赣州唱到南昌,从南昌唱到北京,从北京唱到天津……还受文化部邀请,一年内二度进京演出。《八子参军》不但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而且还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0——2011年度资助剧目,填补了我省这个奖项的空白。《八子参军》也成为他的巅峰之作。

  刻苦专研,三领域均获佳绩

  温何根的成就分布在创作、研究、管理三个领域,而对苏区精神的的探索与讴歌是貫穿他所有成果的一根红线。他的脚印踏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他的笔触也涉及红色题材的方方面面,仅舞台剧、广播剧、电影他就写过十八部。包括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广播剧《我爸爸是红军》,获中国广播剧奖96年单本剧类二等奖,江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歌词《红井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兰山杯”创作奖……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在创作、研究、管理三个领域同时取得如此优异成绩,除了天份,不能不归功于温何根的努力。在酷热的夏天,温何根为完成自己的创作,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这一关就是半个月,知道作品写好他才肯出门。而这,也让多年的老毛病关节炎再次找上了他。

  累累硕果背后的辛劳

  累累硕果让我们读出了二个字:辛劳!

  长期伏案,积劳成疾,2012年11月,温何根切除了一个恶性肿瘤,在与死神作斗争的近三个月的化疗期间,每天七、八个小时的输液,身体十分虚弱,在这种情况下,他脑子仍在想着他的戏剧创作,出院半个月后,他提交了一万多字的写作大纲,剧名:《永远的歌谣》。他在创意说明中写道:“赣南是客家歌谣的海洋,几乎无事不可入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客家歌谣在革命战争、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唱得最响並且唱出了国门的一首是《苏区干部好作风》。我想通过最真实的人物、最鲜活的生活场面、最有表现力的人物关系、最感人的戏剧冲突演绎这些优秀歌谣的丰富内涵!让我们听到这些歌谣就想起了那个时代、那些人物、那种令人神往的干部作风和干群关系!”

  中华文化素有“三立”的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温何根不愧是苏区精神的讴歌者践行者。

  温何根代表作:

  ★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广播剧《我爸爸是红军》,获中国广播剧奖96年单本剧类二等奖,江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歌词《红井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兰山杯”创作奖。

  ★大型音乐剧《围屋女人》,2003年获第二届江西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名列榜首。

  ★大型戏曲《奶妈》,2009年获深圳市戏曲剧本一等奖。名列榜首。

  ★大型赣南采茶戏《莲妹子》(合作)。86年由赣南采茶剧团演出。同年在庐山之夏艺术博览会上演出,次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剧本发表于87年第2期《戏剧世界》。

  ★大型儿童歌剧《鲁班石》。82年由赣南歌舞团演出,并发表于第3期《影剧新作》。获省文化厅调演优秀作品奖。

  ★大型歌剧《飘蓬》,84年由赣南歌舞团演出,发表于84年第2期《江西戏剧》。

  ★改编儿童电影《红小鬼》(原著郭晨),2009年拍摄。全国发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电影频道、少儿频道、江西日报、江西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赣南日报和中国赣州网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对该片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在《新电影传奇》栏目录制了长达半小时的电影《红小鬼》采访节目,该节目在全国40多家电视台播放。《红小鬼》填补了解放战争少儿英雄的空白。2011年第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该片获金莲花最佳音乐奖提名。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