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扬中市:党建引领 奏响乡村振兴多彩田园曲

——扬中市经开区兴隆社区的华丽蜕变

2022/11/24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扬中市经开区兴隆社区位于革命老区扬中市中部,区域总面积5.19平方公里,社区下辖42个居民小组,2026户,5359人。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221名党员。

近年来,社区坚持“抓党建、兴发展、保民生、促文明”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网格”融合发展模式,集体经济持续发展,2021年社区稳定性收入突破200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 “镇江市科普示范社区”“扬中市首届文化惠民示范社区”等多项称号。社区每年还排定10件为民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奏响了乡村振兴多彩田园曲。

党员带着群众干,人心由“散”变“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中环境整治又是最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得益于社区开展的“全员参与 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社区网格员、党小组长、居民组长多次召开聚心会议,清理公共场地整治工作得到了居民的普遍支持,在党员率先示范带头作用下,广大群众不仅自觉对家前屋后的环境进行了清理,还主动参与到公共场地的整治中,一改过去农村脏乱差的落后状况,呈现出一派整齐干净的乡村新面貌。

兴隆社区党委将网格化管理与社区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打造西片区环境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在持续推进环境整治等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乡风文明、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提升,成功解锁乡村治理新路子,让美丽宜居乡村既有“里”又有“面”。

基层治理添动能,社区由“杂”变“治”

如果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网络就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员们恪尽职守、冲锋在前,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为社区治理带来关爱与温暖,用心用情织密网格、共抗疫情,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

兴隆社区创新“网格治理365”模式,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网格为主体的融合治理新格局。221名党员分别联系6个网格、34个微网格,涵盖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民情走访、疫情防控、帮困解难等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社区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微网格”的四级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党建+网格”的全覆盖。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微网格志愿者积极发挥着政策方针宣讲员、社情民意采集员、疫情防控守门员、环境治理管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居民服务员“六员”角色,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末端神经”。

精神文明党建引,民风由“冷”变“热”

兴隆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通过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方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除此以外,各个网格党小组立足党员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维护和谐稳定、普及科学知识、畅通社情民意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网格为主体的融合治理新格局。在2022年第五届“六好”暨文明家庭表彰活动中,最终产生了42位“好长辈、好少年、好儿女、好职工、好典范、好榜样”身边典型,他们的平凡善举弘扬着社会正能量,呈现精神文明新风尚。

农村产业创特色,效益由“低”变“高”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本要素。粮食生产是农村的基础产业,兴隆社区多年来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固定沟渠850米,维修农田涵闸7座,机耕道路1200米,为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引进优质食味新品种“南粳46”和“南粳5055”,实施稻田肥药“双减”行动,成为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在综合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投资185万元,建立稻虾共作生态种养示范基地116.2亩,平均亩产稻谷500公斤,龙虾130公斤,亩产值达到8000至10000元,经济效益是传统稻作生产的3-4倍。购置粮食加工烘干设备,注册“红富贵”虾稻米商品品牌,形成水稻种植、生产加工、米虾销售产业化链条,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扬中市老促会经开区分会 黄纪国

编辑: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