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家在永利 和赢天下

——万荣县革命老区永利村美丽蝶变记

2022/09/16  浏览量:   作者:王成林  来源:中国老区网

仲秋,驾车沿着平展展的柏油公路向稷王山腹地疾驰,突然,左侧一处景观吸引了笔者的眼球。只见镶嵌着近百个石磨扇、鼓儿石的高高平台上,一幅万里长城国画前,矗立着伟人毛泽东的汉白玉雕塑像,顿时,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景观下,一块褐红色标志石上的文字告诉人们,革命老区——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永利村到了,顺着通村公路往北行驶约一公里,寓意“家在永利、和赢天下”的美丽村景令人大开眼界。

红色基因好传统

巍巍稷峰昭日月,滔滔汾水诉衷肠。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永利村的东桥,曾是稷山县通往运城市的交通要道。穿过盖满迎春花藤条的桥洞,桥东头有两座土坯房四合院。抗战时期,孙定国率晋绥新军212旅在此驻扎。尽管年代久远,但是门楣匾额“裕德”二字仍然清晰可见。

“院子里的3孔窑洞,过去是全村唯一的私塾。解放前夕,先后有3名地下党员在这里教书,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年过八旬的退休教师王文堂曾介绍说,“当时,稷王山一带的党组织经常在这里接头、开会,私塾就成了一个红色联络站,发生过不少革命英雄的传奇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革命老区村,解放后却发展缓慢,曾一度成为兔过不拉屎的穷山村:村中主巷道崎岖蜿蜒,坡大弯多;小巷狭窄起伏、死胡同多;村内没有排水设施,水满自溢,垃圾随处可见。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令年轻及有门路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觅生。“东高西低一面坡,沟沟壑壑地块多;十年九旱收成少,百姓死守穷窝窝。”就是过去永利村的真实写照。

美丽乡村多新景

红色引擎,动力澎湃。如今的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永利村,在省市县各级老促会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承红色基因,加快老区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崇尚“和”文化,打造和谐社会,早已是今非昔比:

2016年,投资24.8万元硬化田间道路,投资12万元修建日间照料中心;2017年,投入9万元,完成多功能培训大厅主体建设;2018年,投资27.7万元完成文化大礼堂配套工程,购置了电子屏、音响、桌椅等设备……2016年年底,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7年,永利村成为万荣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也是全县唯一一个由贫困村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步入永利村,平坦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宅院整齐排列,主街道两侧巷道口,“池岸巷”“祈福巷”等精心设计的标识牌错落有致。

东南巷对面的仿古文化亭古色古香,引人驻足。亭柱上,楹联“自万历而来和风缕缕十族聚;因一山以惠富路条条百业兴”,将历史积淀深厚的村史及发展成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亭子下的“白衣母坡”共有37个台阶,寓意全村37个姓氏的乡亲们血浓于水、和谐相处的桑梓情深。

文化亭南边是永利村的“侃台”。村民们农闲时三五成群,围坐在石磨旁“侃大山”,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侃家庭、侃村史、侃未来。“侃大山”侃得最好的,被推选为“台长”。侃台西边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着木椽,最高的木椽代表台长的最高荣誉。

晴天时在侃台侃,雨天就聚在“侃吧”侃。永利村的农家书屋,是一所农民夜校,也是村民们的“侃吧”。这间农家书屋集藏书和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目前有文学类、农业类、医疗卫生类等各类书籍2000余册,是村民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

在永利村和谐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文化礼堂,左边墙壁上悬挂的是“铜镜”造型,右边悬挂的是“筛子”造型,寓意着以优良传统为镜,筛除糟粕存精华;以核心价值为镜,筛除陋习存文明。这个礼堂是永利村集“一堂一馆两中心”为一体、展示“和”文化的新高地。走进礼堂,环顾四周,既有村情概况、村史钩沉、村子历年大事记、族规、村训及全村54户家训,又有社火、家戏、抬阁、侃话、勺文化、书画等八大文化展示,还有村民的书画、手工艺品等才艺展示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礼堂大厅整齐摆放的20张餐桌椅,是永利村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全村红白喜事的举办做到统一管理,为事主免费提供餐具、桌椅和巨幕电子屏。“就拿娶媳妇来说,村里免费为群众提供电子屏,这项就能省4000元;不用在自家院里搭彩棚,能省1200元;厨具、桌椅、餐具的租赁费用,也能节省1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省了6000多元!”村党支部原书记李景福说,“上菜也有标准:便餐6个菜以内,每桌标准不得超过100元;正餐12个菜以内,每桌标准不得超过150元;饭桌上不摆整盒烟,用烟标准不得超过10元……”

沿着主街道往村党群服务中心走,镌刻着“永利老百姓,永远跟党走”的石碾比比皆是,寓意广大村民对党的无限热爱坚如磐石、坚不可摧。村里投入20万元打造的全县首个村级水冲式公厕以及供全村75岁以上老人免费使用的高标准村级洗澡堂,令人耳目一新。

“撸起袖子,加油干!”永利村扶贫车间里,村民戴春菊在平缝机前正忙着压鞋缝。她说:“大家拿的是计件工资,我每天能压800多个,收入100元左右。”

据永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靖博介绍,2019年村里投资95万元建设扶贫车间,主要用于老布鞋加工,采用“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由新绛县凯兴鞋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组织带领贫困户就业,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双增收”,可解决永利村及周边村贫困劳动力120人,实现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

永利村现有8个居民组453户1622人,耕地3433亩,种植柴胡、黄芩等药材2000余亩,是全乡万亩中药材的发展中心和示范区。该村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把药材种植加工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带动药农增收致富。

在永利村,“和”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群众新时期文明建设、经济富裕的新追求。

文明治理全靠“星”

自拍杆,背景墙,调镜头,找角度,“五星级文明户”牌匾作为抖音视频拍摄主角“登台亮相”;相亲时,女方从太原来村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看到男方家中“五星级文明户”牌匾,连连称赞:“有这牌子,人品我们放心!”;村民申请信用贷款时,“五星级文明户”在一般贷款额度的基础上可享受多拿10万元的“特权”……

只认“星”,不看钱!在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永利村,“五星级文明户”牌子变成村里的“金名片”,各家各户“评星等级”多少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

“我们村最早在全乡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从2018年起步开始,首先对评委资格严格把关。村‘两委’、优秀党员、村里的劳模精英等已达到‘五星级文明户’的可担任评委,考察内容包括德孝文明、和谐共处,兼顾‘爱党爱国’和‘诚信守法’两大方面。”永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靖博介绍说,“得星数为动态,每年评选一次,有升有降。同时,按照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的形式,广泛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评选一批村民公认、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建立一套涵盖村干部、党员、普通村民等对象的积分考核评价机制。‘摘星’制度起步之时村里还有‘零星户’,现在最少也达3星。”

近年来,永利村以“和”文化为要素,积极推广“积分制”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即以积分形式对治理主体的行为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让基层治理从原来的干部唱“独角戏”向群众“大合唱”转变,为建设平安永利、和谐永利注入正能量,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员张广民常年在乡派出所帮忙,对村中事务参与甚少,上次评星在‘爱党爱国’方面丢分,被评为3星。后来,看到邻居被授予‘五星级文明户’,资源、资金‘红利’滚滚而来,他暗下决心迎头赶上。”王靖博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每每下班之后,并非村干部的张广民主动承担起对外地返村人员的摸排工作,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网格辅助员。除此之外,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村中环境卫生大扫除等,他都冲在‘一线’,终于在今年评星时成为光荣的‘五星级文明户’。”

永利村把村民日常工作、生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作为记分情形设定的基本内容,充分体现“和为贵”,让基层治理“活起来”,衡量群众有“标尺”、有“准则”、有“刻度”。在“积分制”管理模式下,村民对村级事务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庭事”,由“任务命令”转化为“激励引导”,积分的一加一减,激发着村民主动参与热情,引导他们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山西省万荣县西村乡永利村党支部、村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和赢天下”为主旨,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治理能力,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将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早日奔向小康社会。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