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企盼更多的“助孤工程”

2008/08/29  浏览量:     

 

企盼更多的“助孤工程”

   

张野

 

       福建省自2003年正式启动“助孤工程”以来,已对3000名孤儿进行了有效救助,计划今年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再扩大助养1000名孤儿,同时公布慈善机构电话号码,鼓励社会方方面面人士参与“助孤工程”。《福建建晚报2006311日》

       孤儿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群,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没有父母的呵护,生活相当艰难,甚至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读书教育。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拥有幸福的童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他们也是最需要救助的人。启动“助孤工程”,让更多的孤儿有家的温暖,享受党的阳光,社会的关爱,是我们建设文明社会的必建工程,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政府要致力于做好助孤工作,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应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关爱之心。

“助孤工程”的启动,既体现了政府的温暖,政府的责任,也有助于公民社会爱心的培养,社会义务的奉献。

      当然,助养孤儿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部门当尽最大努力帮助孤儿,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童年生活。但政府的财力、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给予孤儿父母般的关爱.这就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做好助孤工作。实际上,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助养孤儿的义务,即使是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定的援助能力。只要政府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爱心氛围,很多人都愿意

奉献爱心的。问题是,政府部门要致力于发动群众,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助养孤儿活动,给献爱心的人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然而,有些地方对孤儿求助,只囿于政府的救济,或临时性地社会捐赠。虽然,这种做法也给了孤儿一定的帮助,但只能是一时的温暖,不能真正给孤儿感受父母之爱,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儿的实际问题。

     救助孤儿不能局限于一时的物质救济,应当鼓励更多有能力的人助养孤儿,使孤儿真正有个家,有父母的关爱。有了家孤儿才会不孤,有父母的教育,孤儿才能健康地成长。在社会上,最不幸的人就是孤儿,如果不能消除孤儿的孤独和不幸,我们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助孤工程”应当成为社会各个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工程落实到位,并且,让更多的地方都能扩大;助孤工程”。

编辑:编辑部